谪仙 第131节
李常乐这些伎俩自认为不着痕迹,但是在女皇眼里,实在肤浅极了。女皇沉吟不语,张彦之见状,不动声色说:“新年要到了,臣想向女皇讨个恩典,出宫祭祖。”
女皇对二张十分宽容,听到这话想都不想就允了。张彦之随后又说:“臣父母都走得早,当年没人愿意养我们兄弟,多亏了姑姑将我们接过去,我们才能平安长大。可惜姑姑后来遇人不淑,早早就香消玉殒了。”
女皇一听,问:“那你们这次出宫,要祭奠你们姑姑吗?”
张彦之摇头:“张家的家庙,祭父母祭翁婆,岂有祭家姑的道理?姑姑的香火,自然该由她自己的儿子供奉。”
女皇听后陷入沉默,张彦之也不多说,点到而止。李常乐愣了一会,才反应过来,张彦之说的是女皇的香火。
对啊,谁家侄子会给姑姑烧香火?就算有天大的恩情,也没有将姑姑的灵牌搬到自己家的道理。上年纪的人极其看重香火供奉,若是死后没有人给她烧香火,那就吃不饱穿不暖,要做讨饭鬼了。
女皇要强一辈子,岂能容忍自己死后乞讨。
女皇想想也是,便打消了立武元孝当太子的念头,说:“快过年了,百姓阖家团圆,皇储一个人孤零零的也不好。他最怕冷,深宫阴潮,恐怕他住着不舒坦。将东宫收拾收拾,让他搬出来过个暖冬吧。”
李常乐一听要将李怀搬到东宫,眼睛都亮了。她强忍着激动,问:“东宫是皇太子居所,三兄搬到东宫,恐名不正言不顺。”
李常乐想趁机让女皇将李怀立为太子,女皇不知道听出来没有,只是说:“他当赵王时时常去东宫玩,倒也不在乎这些。赵王府离皇宫太远,朕不忍心让他住那么远,便让他和王妃留在东宫吧。”
看女皇的口风,虽然让李怀搬出来,但恢复了他赵王的封号,这回连皇储都不是了。李常乐心里很不甘心,但是能将李怀捞出来已是不易。女皇依然不放李怀离宫,但住在东宫,多少能和外界交流了。
李常乐只能耐下性子,劝自己一步一步来。
李常乐知道见好就收,不敢再提李怀相关的事。这时候一局棋结束了,李常乐让位,交给张燕昌。
张燕昌也不客气,直接坐到李常乐身边。张彦之见那两人挤在一起,手心很是捏了把汗。
他特别怕张燕昌和李常乐在女皇眼皮子底下乱搞,让女皇看出端倪,偏偏这两个人像是享受刺激一样,总是打擦边球。
张燕昌吵吵闹闹地下了局双陆,他又输了,噘着嘴说无趣。女皇纵容地笑了,说:“朕记得今日你们堂兄乔迁新居,既然你待得无趣,那就出去走走吧。”
张燕昌一听能出宫,高兴应了。张彦之似有犹豫,女皇见状,道:“朕身边不缺人,你们堂兄难得搬新家,你们出去看看新宅子,等玩够了再回来。”
张彦之只好应下。李常乐一听,也吵着让女皇给她赏赐,大业殿暖香浮动,笑语阵阵,不远处镇妖司官衙冷肃,来往俱是秩序。
李朝歌坐在东殿里,不动声色将手心的纸条烧掉。
女皇竟然同意将李怀放出来了,二张兄弟倒有些能耐。李常乐蠢了半辈子,如今终于出息些了。
就是不知道,她养的这条花斑蛇,会不会反过来吞噬她。
李朝歌就当不知道,继续处理镇妖司的公务。时间渐渐到了散衙时分,李朝歌去东殿取资料,白千鹤正坐在东殿里整装待发,突然瞧见李朝歌进来,整个人都紧张了。
李朝歌瞥了眼白千鹤面前比他脸都干净的桌案,懒得理他。白千鹤嘿嘿笑了笑,讨好地问:“指挥使,你亲自来找卷宗呀?”
“怎么,你想帮我?”
白千鹤赶紧闭嘴。他等了一会,小心翼翼地转移话题:“今日张府办乔迁宴,指挥使你要去吗?”
李朝歌想都不想:“不去。”
白千鹤啧声:“张家现在可了不得啊,乃是洛阳新贵,王孙贵族都抢着去赴他们家的场子。我们这种收不到请帖的就罢了,指挥使,你和顾寺卿也不去?”
李朝歌呼了口气,回头问:“你是不是太闲了?”
“没有没有,指挥使您太客气了。”白千鹤用力摇头,他忽然压低声音,神神秘秘地凑近,“张氏兄弟是广宁公主所献,这段时间和魏王府、广宁公主往来甚密。这几人都能说会道,要是他们连成一团,指不定怎么哄女皇呢。指挥使,你就不做些什么?”
李朝歌静静扫了他一眼:“你什么意思?”
白千鹤暗暗眨眼:“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他们能送男宠,指挥使你也可以啊。”
李朝歌翻了个白眼,不屑之意显然。白千鹤虽然是开玩笑的语气,但他当真想劝李朝歌另备后手。
李朝歌和来俊臣关系不太好,她看不上魏王、梁王,对二张也不假辞色。自古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女皇就算倚重李朝歌,但时间长了,恐怕也抵不过枕旁风侵蚀。
道理谁都懂,但是,办实事的就是拼不过会说话的。这是实情,谁也无可奈何。
白千鹤走南闯北,见识过很多人情世故,和那些愣头青不一样。他对李朝歌现在的局面隐隐生出种不妙的预感,但是他同样知道,如果李朝歌迎合小人,上蹿下跳,主动给女皇献宠,那她就不是李朝歌了。
李朝歌找到了卷宗,淡淡对白千鹤说:“我心里有数。你少偷两天懒,比什么都有用。”
白千鹤不再多话,又恢复了嘻嘻哈哈的模样。这时候门外有人走过,李朝歌叫住,问:“你去做什么?”
衙役示意自己手中的卷轴,说:“这是大理寺要的卷宗,臣给顾寺卿送过去。”
李朝歌听到,伸手道:“给我吧。”
衙役犹豫,白千鹤见状,用力拍了下他的后脑勺:“有没有眼力劲儿,不知道指挥使和顾少卿顺路吗?”
李朝歌和顾明恪的关系人尽皆知,但被人当面调侃,她还是有些尴尬。李朝歌用力瞪了白千鹤一眼:“你闭嘴吧。去把昨天的结案报告抄完,抄不完不准散衙。”
白千鹤瞪大眼睛,明明再有一炷香就下班了,李朝歌在这种时候给他安排事,还是个人吗?
李朝歌才不管白千鹤愿不愿意,她拿着卷轴,去隔壁找顾明恪。
第141章 乔迁
李朝歌带着东西, 轻车熟路去大理寺。大理寺的人见了李朝歌,连询问都没有, 直接说:“顾寺卿在正殿看卷宗。”
李朝歌点点头,她发觉四周很多人在看她,不免有些尴尬。她晃了晃手中的卷轴,说:“我来给顾寺卿送资料。”
周围人点头,一副我们都懂的表情。李朝歌内心郁卒,她真的是因为公事来找顾明恪, 他们这是什么眼神?
李朝歌硬着头皮走向正殿,无需通禀,她自己熟门熟路推门。顾明恪正在里面看东西, 听到声音抬头, 看到是她, 缓缓将手里的画卷收起来:“你来了。”
李朝歌看到他的动作, 眼睛眯了眯, 不动声色走近:“听人说你要一卷记录, 我给你带来了。”
她说着,突然伸手去抢顾明恪手里的画。顾明恪像是早有预备一样,轻轻抬手抽走:“别闹。”
李朝歌扑了个空, 越发认定他有事瞒着她。李朝歌挑眉,似笑非笑问:“你在看什么, 为什么一见我就收起来?”
“没什么。”顾明恪墨色的眸子如一湖水,平静地望着她,“舆图而已。”
骗谁呢。李朝歌踮起脚尖去抢,顾明恪格挡住她的手,轻轻压向旁边。李朝歌手腕忽的翻转,握住顾明恪的胳膊, 整个人直接往顾明恪身上扑去。
顾明恪没经历过这种打法,又怕摔到了她,只能被她扑了个正着。李朝歌整个人挂在顾明恪身上,一只手臂抱着他肩膀,另一只手臂伸长,用力够向画卷。
顾明恪无奈,很快被她扒拉着抢走东西。李朝歌抢到画卷,立刻从顾明恪身上跳开。她打开画轴一看,发现竟然真的是幅山川图。
李朝歌嫌弃地啧了一声:“我还以为顾寺卿偷偷看哪位美人呢,原来真的是幅舆图?”
“都说了没什么,你非不信。”顾明恪拉了拉被她蹭乱的衣袖,问,“你从哪儿学会的这种招数?”
李朝歌满心满眼都在地图上,她隐约听到顾明恪说话,先愣了一下,然后随口道:“这还需要学吗,对付你自然而然就会了。你看舆图做什么?”
不光是舆图,李朝歌环顾四周,发现书架上堆着地理志,桌案上有他看了一半的山河注。这些地方跨遍大江南北,顾明恪就算为了案子调查地理,也没必要关注这么广阔的疆域。
他看这些做什么?
顾明恪淡淡道:“随便看看。”
李朝歌不信,顾明恪做事从不会没有目的。但顾明恪不说,李朝歌也没有追问,她相信到了时机,他会告诉她的。
李朝歌将东西送到后,下衙的鼓声也敲响了。李朝歌问:“回家吗?”
顾明恪点头,将没看完的那卷书收起来,说:“好,剩下的回家看。不过我要去一趟书市,大理寺的经注中少了一卷。”
李朝歌没意见,反正下班后她没什么事情忙,顺路去一趟书市不碍事。李朝歌说:“现在人多,再等一等,等一会路上清静了再去。”
日暮西垂,鼓声激越,众多官员相互拱手道别,一起往皇城外走去。远远看去,如同一道绯色洪流。
李朝歌坐在顾明恪的宫殿里等,忖度外面的人走得差不多了,才顾明恪一起出门。顾明恪落在后面锁门,李朝歌站在围墙后等。外面的人可能以为没人了,悄声说话:“你听说了吗,女皇恢复赵王封号,让赵王赵王妃搬到东宫去了。”
另一人听到惊讶:“既然将皇储改封为赵王,为何还要让皇储搬到东宫?”
对面没说话,显然,他们谁也不知道女皇是怎么想的。
散衙时分消息传得快,深宫的动静很快传到外面。女皇从来不做没用的事,武元孝让百姓请愿立他为太子,女皇转手就让李怀搬入东宫,可见是敲打武家,不同意立武元孝为太子。但是女皇让李怀住到东宫,却不给名分,反而恢复了李怀赵王封号。这就让朝臣百官十分迷惑,女皇到底是什么意思。
都说帝心难测,他们这位女皇的心思尤其难测。
最先说话的人忽然压低了声音,说道:“你知道吗,女皇同意将赵王搬出来,是听了张彦之兄弟的劝说。”
“什么?”另一人惊讶至极,连声音都没控制好,“他们兄弟竟然能左右太子人选?”
“是啊。”对方叹息,十分感慨道,“张家兄弟得宠至斯,以后,更没有人敢他们对着干了。”
李朝歌站在围墙后没动,他们不知道后面有人,自顾自说话。顾明恪锁了门,朝这里走来,对方听到动静,慌忙走了。
顾明恪过来,朝后扫了一眼,问:“怎么了?”
李朝歌摇头:“没什么。先去书市吧。”
洛阳所有商业都集中在南市北市,南市外人来人往,胡商如流,是洛阳最繁华的地段之一。李朝歌顾明恪去南市最大的书坊,顾明恪要的书很生僻,书坊主听到后顿了下,说:“这本书有些偏,小的记得之前在哪里看过,但不确定还在不在。劳烦郎君娘子在这里稍等,小的这就去库房找。”
顾明恪没有意见,点头应下。反正也要等,李朝歌见外面的书摊上摆得花花绿绿,就干脆走到外面翻书。
李朝歌翻了几本,笑的止不住。顾明恪慢慢跟过来,问:“你在看什么?”
李朝歌专心看里面的插图,没搭理顾明恪。顾明恪在书摊上粗粗一扫,千金小姐与落魄书生,美艳狐狸精与避雨的小书童,还有人鬼恋……顾明恪无奈,问:“你喜欢看这些?”
李朝歌随口敷衍:“打发时间罢了。”
摊主一见有主顾,立刻卖力推销道:“娘子,您来我们家就找对地方了。我们这里的话本是最齐全的,最近刚刚到了批新货,讲的是一个书生亲身经历的故事。娘子,您看看?”
李朝歌点头:“拿来吧。”
来书坊的大多都是官员、文人,摊主在书坊门前蹭流量,倒也习惯了接待穿着官服的客人。摊主没在意这两人身上的衣服,热情地把一本话折子递给李朝歌,还神神秘秘地说道:“娘子您放心,这本保准是最新的,东都里大娘子小姑娘都喜欢。”
李朝歌好奇地翻开,顾明恪一垂眸就能看到书页。他耐着性子看了两页,看到里面的书生女鬼一见钟情二见倾心三见就要脱衣服的进度后,默默转开眼睛。
他知道大唐民风开放,列国时代不同。但是,这也太开放了吧?
尤其顾明恪发现李朝歌专门挑着有图的地方看,这种书里的插图总不可能是风景画。他瞧着李朝歌越翻越起劲的架势,忍不住道:“这种书,可以公然在街上售卖吗?”
摊主正推销的起劲儿,他听到顾明恪的话,不由瞅了顾明恪一眼。摊主心里抱怨,这个郎君看着风度翩翩,说话怎么这样败人兴致。不看还好,这一看,摊主发现顾明恪身上的衣服有点眼熟。
这似乎……是大理寺的官服。
摊主一个机灵清醒了,平民百姓可能分不清中书、门下,可能不知道尚书、侍郎,但一定知道大理寺。三法司最高机构,管京城内外各种刑民案件,他这是扯着老虎尾巴喊救命——找死啊。
摊主吓得站直了,他顿时生意也不做了,拉起摊子就跑。李朝歌被撞了一下,手里的书掉落在摊子上,随着摊主一起跑远了。
李朝歌遗憾地拍了拍手:“我还没看完呢。”
“少看这些东西。”顾明恪一本正经道,“都是凡人臆想,遇到鬼早早劝对方投胎才是正事。阴阳殊途,人鬼在一起只会害人害己。”
“我知道。”李朝歌瞪回去,“我又没嫁给鬼,你骂我做什么?”
顾明恪被噎住,无话可说。这时候书坊主出来了,说找到了书,但有好几版,不知道顾明恪要哪一本。顾明恪进去随书坊主挑书,李朝歌懒得走,就站在外面等他。
南市门口传来喧哗声,似乎非常热闹。街上百姓纷纷伸脖子看,李朝歌随便扫了一眼,发现好像是哪家家眷出行,就习以为常地收回眼睛。
女皇对二张十分宽容,听到这话想都不想就允了。张彦之随后又说:“臣父母都走得早,当年没人愿意养我们兄弟,多亏了姑姑将我们接过去,我们才能平安长大。可惜姑姑后来遇人不淑,早早就香消玉殒了。”
女皇一听,问:“那你们这次出宫,要祭奠你们姑姑吗?”
张彦之摇头:“张家的家庙,祭父母祭翁婆,岂有祭家姑的道理?姑姑的香火,自然该由她自己的儿子供奉。”
女皇听后陷入沉默,张彦之也不多说,点到而止。李常乐愣了一会,才反应过来,张彦之说的是女皇的香火。
对啊,谁家侄子会给姑姑烧香火?就算有天大的恩情,也没有将姑姑的灵牌搬到自己家的道理。上年纪的人极其看重香火供奉,若是死后没有人给她烧香火,那就吃不饱穿不暖,要做讨饭鬼了。
女皇要强一辈子,岂能容忍自己死后乞讨。
女皇想想也是,便打消了立武元孝当太子的念头,说:“快过年了,百姓阖家团圆,皇储一个人孤零零的也不好。他最怕冷,深宫阴潮,恐怕他住着不舒坦。将东宫收拾收拾,让他搬出来过个暖冬吧。”
李常乐一听要将李怀搬到东宫,眼睛都亮了。她强忍着激动,问:“东宫是皇太子居所,三兄搬到东宫,恐名不正言不顺。”
李常乐想趁机让女皇将李怀立为太子,女皇不知道听出来没有,只是说:“他当赵王时时常去东宫玩,倒也不在乎这些。赵王府离皇宫太远,朕不忍心让他住那么远,便让他和王妃留在东宫吧。”
看女皇的口风,虽然让李怀搬出来,但恢复了他赵王的封号,这回连皇储都不是了。李常乐心里很不甘心,但是能将李怀捞出来已是不易。女皇依然不放李怀离宫,但住在东宫,多少能和外界交流了。
李常乐只能耐下性子,劝自己一步一步来。
李常乐知道见好就收,不敢再提李怀相关的事。这时候一局棋结束了,李常乐让位,交给张燕昌。
张燕昌也不客气,直接坐到李常乐身边。张彦之见那两人挤在一起,手心很是捏了把汗。
他特别怕张燕昌和李常乐在女皇眼皮子底下乱搞,让女皇看出端倪,偏偏这两个人像是享受刺激一样,总是打擦边球。
张燕昌吵吵闹闹地下了局双陆,他又输了,噘着嘴说无趣。女皇纵容地笑了,说:“朕记得今日你们堂兄乔迁新居,既然你待得无趣,那就出去走走吧。”
张燕昌一听能出宫,高兴应了。张彦之似有犹豫,女皇见状,道:“朕身边不缺人,你们堂兄难得搬新家,你们出去看看新宅子,等玩够了再回来。”
张彦之只好应下。李常乐一听,也吵着让女皇给她赏赐,大业殿暖香浮动,笑语阵阵,不远处镇妖司官衙冷肃,来往俱是秩序。
李朝歌坐在东殿里,不动声色将手心的纸条烧掉。
女皇竟然同意将李怀放出来了,二张兄弟倒有些能耐。李常乐蠢了半辈子,如今终于出息些了。
就是不知道,她养的这条花斑蛇,会不会反过来吞噬她。
李朝歌就当不知道,继续处理镇妖司的公务。时间渐渐到了散衙时分,李朝歌去东殿取资料,白千鹤正坐在东殿里整装待发,突然瞧见李朝歌进来,整个人都紧张了。
李朝歌瞥了眼白千鹤面前比他脸都干净的桌案,懒得理他。白千鹤嘿嘿笑了笑,讨好地问:“指挥使,你亲自来找卷宗呀?”
“怎么,你想帮我?”
白千鹤赶紧闭嘴。他等了一会,小心翼翼地转移话题:“今日张府办乔迁宴,指挥使你要去吗?”
李朝歌想都不想:“不去。”
白千鹤啧声:“张家现在可了不得啊,乃是洛阳新贵,王孙贵族都抢着去赴他们家的场子。我们这种收不到请帖的就罢了,指挥使,你和顾寺卿也不去?”
李朝歌呼了口气,回头问:“你是不是太闲了?”
“没有没有,指挥使您太客气了。”白千鹤用力摇头,他忽然压低声音,神神秘秘地凑近,“张氏兄弟是广宁公主所献,这段时间和魏王府、广宁公主往来甚密。这几人都能说会道,要是他们连成一团,指不定怎么哄女皇呢。指挥使,你就不做些什么?”
李朝歌静静扫了他一眼:“你什么意思?”
白千鹤暗暗眨眼:“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他们能送男宠,指挥使你也可以啊。”
李朝歌翻了个白眼,不屑之意显然。白千鹤虽然是开玩笑的语气,但他当真想劝李朝歌另备后手。
李朝歌和来俊臣关系不太好,她看不上魏王、梁王,对二张也不假辞色。自古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女皇就算倚重李朝歌,但时间长了,恐怕也抵不过枕旁风侵蚀。
道理谁都懂,但是,办实事的就是拼不过会说话的。这是实情,谁也无可奈何。
白千鹤走南闯北,见识过很多人情世故,和那些愣头青不一样。他对李朝歌现在的局面隐隐生出种不妙的预感,但是他同样知道,如果李朝歌迎合小人,上蹿下跳,主动给女皇献宠,那她就不是李朝歌了。
李朝歌找到了卷宗,淡淡对白千鹤说:“我心里有数。你少偷两天懒,比什么都有用。”
白千鹤不再多话,又恢复了嘻嘻哈哈的模样。这时候门外有人走过,李朝歌叫住,问:“你去做什么?”
衙役示意自己手中的卷轴,说:“这是大理寺要的卷宗,臣给顾寺卿送过去。”
李朝歌听到,伸手道:“给我吧。”
衙役犹豫,白千鹤见状,用力拍了下他的后脑勺:“有没有眼力劲儿,不知道指挥使和顾少卿顺路吗?”
李朝歌和顾明恪的关系人尽皆知,但被人当面调侃,她还是有些尴尬。李朝歌用力瞪了白千鹤一眼:“你闭嘴吧。去把昨天的结案报告抄完,抄不完不准散衙。”
白千鹤瞪大眼睛,明明再有一炷香就下班了,李朝歌在这种时候给他安排事,还是个人吗?
李朝歌才不管白千鹤愿不愿意,她拿着卷轴,去隔壁找顾明恪。
第141章 乔迁
李朝歌带着东西, 轻车熟路去大理寺。大理寺的人见了李朝歌,连询问都没有, 直接说:“顾寺卿在正殿看卷宗。”
李朝歌点点头,她发觉四周很多人在看她,不免有些尴尬。她晃了晃手中的卷轴,说:“我来给顾寺卿送资料。”
周围人点头,一副我们都懂的表情。李朝歌内心郁卒,她真的是因为公事来找顾明恪, 他们这是什么眼神?
李朝歌硬着头皮走向正殿,无需通禀,她自己熟门熟路推门。顾明恪正在里面看东西, 听到声音抬头, 看到是她, 缓缓将手里的画卷收起来:“你来了。”
李朝歌看到他的动作, 眼睛眯了眯, 不动声色走近:“听人说你要一卷记录, 我给你带来了。”
她说着,突然伸手去抢顾明恪手里的画。顾明恪像是早有预备一样,轻轻抬手抽走:“别闹。”
李朝歌扑了个空, 越发认定他有事瞒着她。李朝歌挑眉,似笑非笑问:“你在看什么, 为什么一见我就收起来?”
“没什么。”顾明恪墨色的眸子如一湖水,平静地望着她,“舆图而已。”
骗谁呢。李朝歌踮起脚尖去抢,顾明恪格挡住她的手,轻轻压向旁边。李朝歌手腕忽的翻转,握住顾明恪的胳膊, 整个人直接往顾明恪身上扑去。
顾明恪没经历过这种打法,又怕摔到了她,只能被她扑了个正着。李朝歌整个人挂在顾明恪身上,一只手臂抱着他肩膀,另一只手臂伸长,用力够向画卷。
顾明恪无奈,很快被她扒拉着抢走东西。李朝歌抢到画卷,立刻从顾明恪身上跳开。她打开画轴一看,发现竟然真的是幅山川图。
李朝歌嫌弃地啧了一声:“我还以为顾寺卿偷偷看哪位美人呢,原来真的是幅舆图?”
“都说了没什么,你非不信。”顾明恪拉了拉被她蹭乱的衣袖,问,“你从哪儿学会的这种招数?”
李朝歌满心满眼都在地图上,她隐约听到顾明恪说话,先愣了一下,然后随口道:“这还需要学吗,对付你自然而然就会了。你看舆图做什么?”
不光是舆图,李朝歌环顾四周,发现书架上堆着地理志,桌案上有他看了一半的山河注。这些地方跨遍大江南北,顾明恪就算为了案子调查地理,也没必要关注这么广阔的疆域。
他看这些做什么?
顾明恪淡淡道:“随便看看。”
李朝歌不信,顾明恪做事从不会没有目的。但顾明恪不说,李朝歌也没有追问,她相信到了时机,他会告诉她的。
李朝歌将东西送到后,下衙的鼓声也敲响了。李朝歌问:“回家吗?”
顾明恪点头,将没看完的那卷书收起来,说:“好,剩下的回家看。不过我要去一趟书市,大理寺的经注中少了一卷。”
李朝歌没意见,反正下班后她没什么事情忙,顺路去一趟书市不碍事。李朝歌说:“现在人多,再等一等,等一会路上清静了再去。”
日暮西垂,鼓声激越,众多官员相互拱手道别,一起往皇城外走去。远远看去,如同一道绯色洪流。
李朝歌坐在顾明恪的宫殿里等,忖度外面的人走得差不多了,才顾明恪一起出门。顾明恪落在后面锁门,李朝歌站在围墙后等。外面的人可能以为没人了,悄声说话:“你听说了吗,女皇恢复赵王封号,让赵王赵王妃搬到东宫去了。”
另一人听到惊讶:“既然将皇储改封为赵王,为何还要让皇储搬到东宫?”
对面没说话,显然,他们谁也不知道女皇是怎么想的。
散衙时分消息传得快,深宫的动静很快传到外面。女皇从来不做没用的事,武元孝让百姓请愿立他为太子,女皇转手就让李怀搬入东宫,可见是敲打武家,不同意立武元孝为太子。但是女皇让李怀住到东宫,却不给名分,反而恢复了李怀赵王封号。这就让朝臣百官十分迷惑,女皇到底是什么意思。
都说帝心难测,他们这位女皇的心思尤其难测。
最先说话的人忽然压低了声音,说道:“你知道吗,女皇同意将赵王搬出来,是听了张彦之兄弟的劝说。”
“什么?”另一人惊讶至极,连声音都没控制好,“他们兄弟竟然能左右太子人选?”
“是啊。”对方叹息,十分感慨道,“张家兄弟得宠至斯,以后,更没有人敢他们对着干了。”
李朝歌站在围墙后没动,他们不知道后面有人,自顾自说话。顾明恪锁了门,朝这里走来,对方听到动静,慌忙走了。
顾明恪过来,朝后扫了一眼,问:“怎么了?”
李朝歌摇头:“没什么。先去书市吧。”
洛阳所有商业都集中在南市北市,南市外人来人往,胡商如流,是洛阳最繁华的地段之一。李朝歌顾明恪去南市最大的书坊,顾明恪要的书很生僻,书坊主听到后顿了下,说:“这本书有些偏,小的记得之前在哪里看过,但不确定还在不在。劳烦郎君娘子在这里稍等,小的这就去库房找。”
顾明恪没有意见,点头应下。反正也要等,李朝歌见外面的书摊上摆得花花绿绿,就干脆走到外面翻书。
李朝歌翻了几本,笑的止不住。顾明恪慢慢跟过来,问:“你在看什么?”
李朝歌专心看里面的插图,没搭理顾明恪。顾明恪在书摊上粗粗一扫,千金小姐与落魄书生,美艳狐狸精与避雨的小书童,还有人鬼恋……顾明恪无奈,问:“你喜欢看这些?”
李朝歌随口敷衍:“打发时间罢了。”
摊主一见有主顾,立刻卖力推销道:“娘子,您来我们家就找对地方了。我们这里的话本是最齐全的,最近刚刚到了批新货,讲的是一个书生亲身经历的故事。娘子,您看看?”
李朝歌点头:“拿来吧。”
来书坊的大多都是官员、文人,摊主在书坊门前蹭流量,倒也习惯了接待穿着官服的客人。摊主没在意这两人身上的衣服,热情地把一本话折子递给李朝歌,还神神秘秘地说道:“娘子您放心,这本保准是最新的,东都里大娘子小姑娘都喜欢。”
李朝歌好奇地翻开,顾明恪一垂眸就能看到书页。他耐着性子看了两页,看到里面的书生女鬼一见钟情二见倾心三见就要脱衣服的进度后,默默转开眼睛。
他知道大唐民风开放,列国时代不同。但是,这也太开放了吧?
尤其顾明恪发现李朝歌专门挑着有图的地方看,这种书里的插图总不可能是风景画。他瞧着李朝歌越翻越起劲的架势,忍不住道:“这种书,可以公然在街上售卖吗?”
摊主正推销的起劲儿,他听到顾明恪的话,不由瞅了顾明恪一眼。摊主心里抱怨,这个郎君看着风度翩翩,说话怎么这样败人兴致。不看还好,这一看,摊主发现顾明恪身上的衣服有点眼熟。
这似乎……是大理寺的官服。
摊主一个机灵清醒了,平民百姓可能分不清中书、门下,可能不知道尚书、侍郎,但一定知道大理寺。三法司最高机构,管京城内外各种刑民案件,他这是扯着老虎尾巴喊救命——找死啊。
摊主吓得站直了,他顿时生意也不做了,拉起摊子就跑。李朝歌被撞了一下,手里的书掉落在摊子上,随着摊主一起跑远了。
李朝歌遗憾地拍了拍手:“我还没看完呢。”
“少看这些东西。”顾明恪一本正经道,“都是凡人臆想,遇到鬼早早劝对方投胎才是正事。阴阳殊途,人鬼在一起只会害人害己。”
“我知道。”李朝歌瞪回去,“我又没嫁给鬼,你骂我做什么?”
顾明恪被噎住,无话可说。这时候书坊主出来了,说找到了书,但有好几版,不知道顾明恪要哪一本。顾明恪进去随书坊主挑书,李朝歌懒得走,就站在外面等他。
南市门口传来喧哗声,似乎非常热闹。街上百姓纷纷伸脖子看,李朝歌随便扫了一眼,发现好像是哪家家眷出行,就习以为常地收回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