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长子_分卷阅读_84
就像曹昐和魏远,一个是太子的嫡长子,身份尊贵,一个是从五品员外郎的嫡长子,虽然父亲前途可期,可是跟一国储君比起来,一辈子的终点都比不上人家的起跑点。
这样的两个人不光是成了朋友,还会时常在一起玩耍,甚至是两个人学习的内容,都互做参考。
魏远的故事画册、五子棋,还有平时哼的童谣,曹昐也在学习,曹昐这边呢,要学的礼仪规矩,魏远也在学习。
还真不是大人相互借鉴,而是小孩子互相学习,一个给另一个做小老师,‘老师’和‘学生’这两个角色互换着来。
两个小家伙都不大,所以两边的大人也就没管,等到六七岁的时候可就不行了,两个人学习的内容就不再适合对方了,一个要往科举上使劲儿,另一个要往治国管臣的方向上学习,再相互做对方的老师,那可就是耽误工夫了。
太子一趟趟的带着小皇孙到魏府来,虽说主要是为了孩子,可旁人不知道啊,哪怕没有入东宫,没有做东宫的属官,魏时身上也照样贴上了太子的标签,而且还是太子眼前的大红人。
再一联想到魏时之前在兵部的时候,跟大皇子关系处的也不错,甚至差不多已经是大皇子的马前卒了,如今离了兵部,改弦易辙的速度这么快,也是让人大跌眼镜。
是以,外界对魏时的评价可谓是毁誉参半,一方面,这位确实是年少有为,另一方面这些年来表现的也极为功利。
不只是在大皇子和太子的事情上,也不只是在拜师和娶亲的事情上,作为三元及第的状元郎,魏时在中状元之后,几乎就再没有什么诗作和杂文了。
仿佛多年苦学就只是为了考科举而已,这在很多人看来,难免功利了些。
魏时又是个不太热衷于交际的,交好的几个人,大多都是很多人够不到的圈子,是以能够为魏时说话的人不多。
这事儿魏时自己不是不清楚,他只是朋友少,并不是没朋友,不管是曹安和刘钰,还是纪风锦、刘子成和郑家逸,都有跟他提过醒。
人的名,树的影,在大多数人看来,名声确实比较重要,魏时并非是不爱惜羽毛,不看重自个的名声,可这事儿本来就是无解的。
魏时原本是不觉得自个儿功利的,不过仔细想想这份功利性确实存在,他寒窗苦读多年就只是为了考科举入仕途而已,而并非是因为喜爱。
一朝中了状元之后,他也确实不想着写诗作和杂文了,甚至都不想再做算学题,跟对这些东西有着纯粹热爱的人相比,他的确是功利了些。
至于拜师和娶亲,也不乏其中的功利性,如果老师只是一个普通的进士,如果岳父只是一个平民百姓,不管是拜师,还是娶亲,这两件事都不可能成的。
跟太子和大皇子相交,也有其身份上的原因,如果不是因为这二位的身份,他不可能听大皇子差使,也不可能跟太子一道出去赈灾,并跟人家侃侃而谈,试图把自己的想法输出,影响到太子,进而影响到整个大靖朝。
所以,他本人还真有几分功利,并非是不染凡俗的仙人,也并非是举世混浊我独清的清高之人。
或多或少,普通人身上都是有些功利性的,魏时自认为并非是功利至上之人,之所以名声上毁誉参半,让不少人议论,无非是因为有些招人眼了。
他让人觉得有功利性的地方,都是招人眼的地方,是以才会引起那么多的议论。
对此,他倒是很能够看得开,毕竟是从后世而来,他很清楚,无论是什么人,舆论都不可能一边倒,毁誉参半也算还可以。
更何况他又没做出过什么违背道德和法律的事情,所谓的功利性,对于官员来说,不过是无伤大雅之事。
既不能影响他做官,也不影响他正常的生活,更不会影响到他的家人。
说到底,一个官员的立足之处,无非是两点,一点是能力,一点是上头有没有人,这两点魏时都具备,底气够足,前途可期。
倒是也不用关注外界的那些纷纷扰扰。
两个小孩子既没有获得外部消息的途径,也还没有到能够理解这些事情的年纪,太子却是懂的。
自从登上储君之位以来,面对的压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对于外界的看法,他一开始也是很在意的,甚至有好几天为此失眠。
不过后来想开了,也就没事儿了,左右不管是在什么样的位置上,即便是父皇,也很难让人人都爱戴吧,就连金银珠宝、古董玉石,都还有人嫌弃其市侩呢。
内心强大之人,是不会畏惧这些谣言的。
魏大人身世坎坷,又年少成名,所以才会拥有强大的内心。
在这一点上,他跟魏大人还是挺像的。
这种惺惺相惜之情,几乎是已经跨越了朋友,上升到了知己的阶段。
对于太子而言,这种感觉还是比较陌生的,但他也确实是从魏大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从前、现在和未来。
在工部办差,太子和魏时的目的都是明确的,就是为了发展造船业。
大靖朝之前几乎没有重视过这个,工部之前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在水利、山泽、屯田、工匠、交通这些方面,对于大海,朝廷之前从未想过迈出去这一步,因此在工部这边,基础也是不多的。
能提供的也不过是几个造船的工匠,以及去年从全国各地搜罗过来的工匠,但是这些匠人之前所造的船,基本上都是用在江河湖泊上的,用在海上的船,基本上都是走不了太远的小船,根本就不能用于远航。
要想造出可以用于远航的大船,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一项从无到有的工程。
最主要的还是关于船身的设计,工部对此缺乏经验,魏时呢,这真的是在他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了。
虽然也是学过物理的人,可是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真管不了造船的事儿,他也就是能做个发条玩具出来,设计船身对他来说难度就大了。
这事儿只能是交给专业的人来办,他也就只能在旁边提提意见,比如说把全身按照比例做小,这样就可以放在湖里或者是河里进行试验,总不能一上来就耗费人力物力去做大船,再把船只送到海边上去试验。
另一方面就是他知道的那些理论了,关于浮力的问题,关于密度的问题,总之,四年物理课学的东西能沾点边儿的,他都掏出来了。
剩下的还看这些专业人士,他除了负责协调之外,能做的也就是算算数了。
果然算学这一个科目,不管是在哪一个部门,都是免不了要用的,在户部的时候如此,去了兵部也是如此,来了工部,计算量照样也很大。
难怪三皇子可以在工部如鱼得水,确实是找到发挥的地方了。
魏时要办的差事,基本上就是在工部另辟了一个小部门,里面的人都听他的,由他安排和协调,而他则是直接对太子负责和对接,压根就不受工部尚书和左右侍郎的管制。
地位可以说是超然的。
沈舟一方面替自家学生觉得高兴,另一方面,心里头也是有一些遗憾的。
毕竟他就只收了这么一个学生,要传的本事更多是关于水利方面的,魏时学了不少理论知识,但是从来都没到水利工程现场去看过,更没有参与过,理论知识学的再多,也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
之前那大哥要去了户部,后来又被调去了兵部,八竿子都打不着的地方,好不容易调回到了工部,直接另支了一摊子,压根跟水利这事儿不沾边儿,而且整天是忙的一个头两个大,哪还有时间和精力过来跟他学习水利。
本来听说学生要被调过来的时候,沈舟还是挺高兴的,他都已经设想好了,作为工部的三把手,他还是有些权利的,完全可以把学生调到水利这边来。
在京城的时候研究研究图纸,等到了需要出京施工和检查的时候,他就把学生也带过去,边看边学,对着图纸讲跟对着实物讲,还是不一样的。
可惜了,打算的好好的,也不能如愿。
好在是自己年纪还不算很大,最起码也能在工部再呆上十几年,朝廷要造船总不能造上十几年的船吧,等步入正轨之后,也就用不着这么多人在里边了。
酷爱算学的三皇子,时不时的也会到魏时这边来帮帮忙,当然了,仅限于帮忙算术,其他的就不成了。
这位跟大皇子一样,不乐衷于交际,眼睛里就只有自己喜欢的东西。
魏时跟三皇子虽然不能算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但爱好和追求的方向不同,除了公事之外,聊起旁的事情来,也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时不时被三皇子‘恨铁不成钢’的眼神瞧一瞧,魏时从头皮发麻到若无其事,也不过是经历了小半个月的时间而已。
他知道三皇子的可惜是真诚的,就像这位对算学的热爱一样真诚,但他是真的对钻研算学难题没什么想法。
设计船只要用到的计算量很大,牵扯到的各方面知识也很多,尤其是几何方面的,当下对于几何的研究还是比较少的,积累下的经验也不多,这也就显得魏时在这方面的天分尤为突出。
他很能理解三皇子的‘可惜’,只不过人生理想真的不一样,他对算学属于相爱相杀、相互折磨的那一类,跟‘真爱’扯不上边儿。
魏远是二月初一的生辰,过了今年的二月初一,小家伙就满四周岁了,特别巧合的是,刘钰家的小棉袄,生辰刚好比远哥儿晚了一天,生在了今年的二月初二。
不过刚刚当了父亲的刘钰,并不在京城,而是回老家赶考去了。
自打是成了亲以后,刘钰的上进心可以说是拔高了一截,说浪子回头有些过了,但整个人确实是由内而外的变了,虽没比之前成熟多少,但是比之前靠谱多了。
所以哪怕纪氏生子不在跟前,多数人对此也都是欣慰的。
孩子洗三礼的时候,作为姑姑、姑父和表哥的一家三口,也都过去贺喜了,魏时还特意做了一首贺儿诗应景。
刘枫抱了孩子好几回,瞧着小姑娘还没长开的脸,那是真的……眼馋,期盼了那么久的‘小棉袄’,到现在连个影子都没有,缘分何至于这般难求呢,哪怕是先给她再来个小儿子呢,也能让人满怀希望不是。
不像现在,她真有些担心这生孩子的缘分可能就这么断了,跟堂兄和堂嫂一样,多年来膝下就只有那么一颗独苗。
洗三礼过后,也是刘枫抱着侄女儿回的产房,弟妹的脾气性格还是一如既往,哪怕生孩子才三天,也端端正正的坐在床上,头发梳的一丝不苟,脸上画着精致的妆,半分属于产妇的虚弱都瞧不见。
同样是生过孩子的人,刘枫瞧了都觉得有几分心疼,远哥儿洗三礼那一会,她虽然不能说是蓬头垢面,可也不过是梳了梳头发、洗了洗脸而已,什么妆都没上,人也是半卧半躺在床上。
弟妹就是太端着了,虽说人跟人之间的性格不一样,可像弟妹这般,受罪的就只有自己。
“小姑娘长得可真好看,刚才哭声也挺响亮的,你在屋里头有没有听着?”刘枫把孩子放在弟妹旁边,帮着掖了掖被角。
“听见了,声音就跟春节时的爆竹一样,特别响亮,我都不敢相信。”
毕竟小家伙在刚出生的婴儿里头不算重的,身量也不算长的,又是个姑娘,没想到哭的声音会这么大,特别长脸。
“这说明胎里养的好,孩子才这么有劲儿,外边人都已经安排好了,你也稍微先躺下来歇歇,这会儿没有旁人会再进来了。”
现在这个时候也就是自家人进来瞧瞧,在自家人面前何必拘着。
纪氏抿了抿唇,“我倒是还不觉得累,这几日一直躺着,早就想起来坐坐了。”
那你也别这么端端正正的坐着,好歹往后靠一靠,就算是没生孩子,正常人在床上一直这么坐着都会觉得累。
刘枫有心还想再说些什么,可是看着弟妹‘冰清玉洁’、‘目光坚定’、‘端正严肃’的脸,到底是把话咽下去了。
这过日子从来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她又何必以己度人呢,或许人家这样才高兴。
刘钰家的小姑娘,因为父亲不在家的缘故,所以迟迟都未起名,不过做娘的倒是给孩子起了个乳名,就叫‘青娘’。
乳名都是寄予了父母的一番爱意的,花样也是特别的多,远哥儿三岁多的时候,就已经不让人喊他的乳名了,‘丑奴’这两个字,哪个都不好听,合一块儿也不好听。
所以现在整个魏府,基本上已经不会再出现‘丑奴’这个名字了,就算是外祖父和外祖母过来,也都是顺着孩子的心意喊。
孩子再小,也都是要面子的。
——
几场春雨过后,从安南国带过来的稻种已经种下了,皇庄那边是什么情况魏时不知道,自家这边儿,从种子到才露尖尖角的小禾苗,真的是牵动着很多人的心。
魏时休沐日的时候,还特意带着妻儿过去瞧了,当然除了妻儿之外,还有跟着儿子一块来的小皇孙。
小皇孙来魏府已经是熟门熟路了,太子忙得抽不开身的时候,压根就不陪着一块过来了,让侍卫和嬷嬷把人送过来。
要出京城,除了安全问题要特别注意之外,还真没有旁的了,甚至前者也不成问题,毕竟去年年景好,乞丐少了很多,京城附近更不可能有匪患。
至于太子的政敌,且不说他还没发现太子有什么政敌,就算是有,那也不该对着三岁多的小娃娃下手,真要刺杀那也该是冲着太子去。
用来种实验田的庄子,在夫人这边只能算是普通的庄子,并非是地理位置优越的温泉庄子,不过胜在面积够大,房子建的也足够多。
魏时一家三口再带上小皇孙总共才四个人而已,但是带来的侍卫和下人却不止四十个,地方小了还真住不开。
刚刚露出小禾苗的庄稼,其实真没太多的看头,在田间地头走一走,教两个小孩子两首关于春天的诗作,剩下的时间基本上就是在给两个小娃娃普及知识了。
甭管是在深宫里长大的小皇孙,还是时常跟着父亲出来玩儿的魏远,对于庄稼、植物和农具的了解都不是太多,魏时基本上就带着两个孩子认东西了。
比较尴尬的是,在农具方面,他本人也是不怎么擅长的,经常要请教旁边的农人。
顺带还教了两个小娃娃论语里的一个句子——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
这种见缝插针式的教学方法,不分类别,什么都教,胡子眉毛一把抓的方式,在整个大靖朝也是极为罕见的。
两个小家伙的学习能力还是不错的,在无从比较的情况下,魏时这个做‘老师’的,颇为满意。
一个大人带两个乖小孩,既不会手忙脚乱,又特别的有成就感。
这样的两个人不光是成了朋友,还会时常在一起玩耍,甚至是两个人学习的内容,都互做参考。
魏远的故事画册、五子棋,还有平时哼的童谣,曹昐也在学习,曹昐这边呢,要学的礼仪规矩,魏远也在学习。
还真不是大人相互借鉴,而是小孩子互相学习,一个给另一个做小老师,‘老师’和‘学生’这两个角色互换着来。
两个小家伙都不大,所以两边的大人也就没管,等到六七岁的时候可就不行了,两个人学习的内容就不再适合对方了,一个要往科举上使劲儿,另一个要往治国管臣的方向上学习,再相互做对方的老师,那可就是耽误工夫了。
太子一趟趟的带着小皇孙到魏府来,虽说主要是为了孩子,可旁人不知道啊,哪怕没有入东宫,没有做东宫的属官,魏时身上也照样贴上了太子的标签,而且还是太子眼前的大红人。
再一联想到魏时之前在兵部的时候,跟大皇子关系处的也不错,甚至差不多已经是大皇子的马前卒了,如今离了兵部,改弦易辙的速度这么快,也是让人大跌眼镜。
是以,外界对魏时的评价可谓是毁誉参半,一方面,这位确实是年少有为,另一方面这些年来表现的也极为功利。
不只是在大皇子和太子的事情上,也不只是在拜师和娶亲的事情上,作为三元及第的状元郎,魏时在中状元之后,几乎就再没有什么诗作和杂文了。
仿佛多年苦学就只是为了考科举而已,这在很多人看来,难免功利了些。
魏时又是个不太热衷于交际的,交好的几个人,大多都是很多人够不到的圈子,是以能够为魏时说话的人不多。
这事儿魏时自己不是不清楚,他只是朋友少,并不是没朋友,不管是曹安和刘钰,还是纪风锦、刘子成和郑家逸,都有跟他提过醒。
人的名,树的影,在大多数人看来,名声确实比较重要,魏时并非是不爱惜羽毛,不看重自个的名声,可这事儿本来就是无解的。
魏时原本是不觉得自个儿功利的,不过仔细想想这份功利性确实存在,他寒窗苦读多年就只是为了考科举入仕途而已,而并非是因为喜爱。
一朝中了状元之后,他也确实不想着写诗作和杂文了,甚至都不想再做算学题,跟对这些东西有着纯粹热爱的人相比,他的确是功利了些。
至于拜师和娶亲,也不乏其中的功利性,如果老师只是一个普通的进士,如果岳父只是一个平民百姓,不管是拜师,还是娶亲,这两件事都不可能成的。
跟太子和大皇子相交,也有其身份上的原因,如果不是因为这二位的身份,他不可能听大皇子差使,也不可能跟太子一道出去赈灾,并跟人家侃侃而谈,试图把自己的想法输出,影响到太子,进而影响到整个大靖朝。
所以,他本人还真有几分功利,并非是不染凡俗的仙人,也并非是举世混浊我独清的清高之人。
或多或少,普通人身上都是有些功利性的,魏时自认为并非是功利至上之人,之所以名声上毁誉参半,让不少人议论,无非是因为有些招人眼了。
他让人觉得有功利性的地方,都是招人眼的地方,是以才会引起那么多的议论。
对此,他倒是很能够看得开,毕竟是从后世而来,他很清楚,无论是什么人,舆论都不可能一边倒,毁誉参半也算还可以。
更何况他又没做出过什么违背道德和法律的事情,所谓的功利性,对于官员来说,不过是无伤大雅之事。
既不能影响他做官,也不影响他正常的生活,更不会影响到他的家人。
说到底,一个官员的立足之处,无非是两点,一点是能力,一点是上头有没有人,这两点魏时都具备,底气够足,前途可期。
倒是也不用关注外界的那些纷纷扰扰。
两个小孩子既没有获得外部消息的途径,也还没有到能够理解这些事情的年纪,太子却是懂的。
自从登上储君之位以来,面对的压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对于外界的看法,他一开始也是很在意的,甚至有好几天为此失眠。
不过后来想开了,也就没事儿了,左右不管是在什么样的位置上,即便是父皇,也很难让人人都爱戴吧,就连金银珠宝、古董玉石,都还有人嫌弃其市侩呢。
内心强大之人,是不会畏惧这些谣言的。
魏大人身世坎坷,又年少成名,所以才会拥有强大的内心。
在这一点上,他跟魏大人还是挺像的。
这种惺惺相惜之情,几乎是已经跨越了朋友,上升到了知己的阶段。
对于太子而言,这种感觉还是比较陌生的,但他也确实是从魏大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从前、现在和未来。
在工部办差,太子和魏时的目的都是明确的,就是为了发展造船业。
大靖朝之前几乎没有重视过这个,工部之前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在水利、山泽、屯田、工匠、交通这些方面,对于大海,朝廷之前从未想过迈出去这一步,因此在工部这边,基础也是不多的。
能提供的也不过是几个造船的工匠,以及去年从全国各地搜罗过来的工匠,但是这些匠人之前所造的船,基本上都是用在江河湖泊上的,用在海上的船,基本上都是走不了太远的小船,根本就不能用于远航。
要想造出可以用于远航的大船,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一项从无到有的工程。
最主要的还是关于船身的设计,工部对此缺乏经验,魏时呢,这真的是在他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了。
虽然也是学过物理的人,可是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真管不了造船的事儿,他也就是能做个发条玩具出来,设计船身对他来说难度就大了。
这事儿只能是交给专业的人来办,他也就只能在旁边提提意见,比如说把全身按照比例做小,这样就可以放在湖里或者是河里进行试验,总不能一上来就耗费人力物力去做大船,再把船只送到海边上去试验。
另一方面就是他知道的那些理论了,关于浮力的问题,关于密度的问题,总之,四年物理课学的东西能沾点边儿的,他都掏出来了。
剩下的还看这些专业人士,他除了负责协调之外,能做的也就是算算数了。
果然算学这一个科目,不管是在哪一个部门,都是免不了要用的,在户部的时候如此,去了兵部也是如此,来了工部,计算量照样也很大。
难怪三皇子可以在工部如鱼得水,确实是找到发挥的地方了。
魏时要办的差事,基本上就是在工部另辟了一个小部门,里面的人都听他的,由他安排和协调,而他则是直接对太子负责和对接,压根就不受工部尚书和左右侍郎的管制。
地位可以说是超然的。
沈舟一方面替自家学生觉得高兴,另一方面,心里头也是有一些遗憾的。
毕竟他就只收了这么一个学生,要传的本事更多是关于水利方面的,魏时学了不少理论知识,但是从来都没到水利工程现场去看过,更没有参与过,理论知识学的再多,也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
之前那大哥要去了户部,后来又被调去了兵部,八竿子都打不着的地方,好不容易调回到了工部,直接另支了一摊子,压根跟水利这事儿不沾边儿,而且整天是忙的一个头两个大,哪还有时间和精力过来跟他学习水利。
本来听说学生要被调过来的时候,沈舟还是挺高兴的,他都已经设想好了,作为工部的三把手,他还是有些权利的,完全可以把学生调到水利这边来。
在京城的时候研究研究图纸,等到了需要出京施工和检查的时候,他就把学生也带过去,边看边学,对着图纸讲跟对着实物讲,还是不一样的。
可惜了,打算的好好的,也不能如愿。
好在是自己年纪还不算很大,最起码也能在工部再呆上十几年,朝廷要造船总不能造上十几年的船吧,等步入正轨之后,也就用不着这么多人在里边了。
酷爱算学的三皇子,时不时的也会到魏时这边来帮帮忙,当然了,仅限于帮忙算术,其他的就不成了。
这位跟大皇子一样,不乐衷于交际,眼睛里就只有自己喜欢的东西。
魏时跟三皇子虽然不能算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但爱好和追求的方向不同,除了公事之外,聊起旁的事情来,也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时不时被三皇子‘恨铁不成钢’的眼神瞧一瞧,魏时从头皮发麻到若无其事,也不过是经历了小半个月的时间而已。
他知道三皇子的可惜是真诚的,就像这位对算学的热爱一样真诚,但他是真的对钻研算学难题没什么想法。
设计船只要用到的计算量很大,牵扯到的各方面知识也很多,尤其是几何方面的,当下对于几何的研究还是比较少的,积累下的经验也不多,这也就显得魏时在这方面的天分尤为突出。
他很能理解三皇子的‘可惜’,只不过人生理想真的不一样,他对算学属于相爱相杀、相互折磨的那一类,跟‘真爱’扯不上边儿。
魏远是二月初一的生辰,过了今年的二月初一,小家伙就满四周岁了,特别巧合的是,刘钰家的小棉袄,生辰刚好比远哥儿晚了一天,生在了今年的二月初二。
不过刚刚当了父亲的刘钰,并不在京城,而是回老家赶考去了。
自打是成了亲以后,刘钰的上进心可以说是拔高了一截,说浪子回头有些过了,但整个人确实是由内而外的变了,虽没比之前成熟多少,但是比之前靠谱多了。
所以哪怕纪氏生子不在跟前,多数人对此也都是欣慰的。
孩子洗三礼的时候,作为姑姑、姑父和表哥的一家三口,也都过去贺喜了,魏时还特意做了一首贺儿诗应景。
刘枫抱了孩子好几回,瞧着小姑娘还没长开的脸,那是真的……眼馋,期盼了那么久的‘小棉袄’,到现在连个影子都没有,缘分何至于这般难求呢,哪怕是先给她再来个小儿子呢,也能让人满怀希望不是。
不像现在,她真有些担心这生孩子的缘分可能就这么断了,跟堂兄和堂嫂一样,多年来膝下就只有那么一颗独苗。
洗三礼过后,也是刘枫抱着侄女儿回的产房,弟妹的脾气性格还是一如既往,哪怕生孩子才三天,也端端正正的坐在床上,头发梳的一丝不苟,脸上画着精致的妆,半分属于产妇的虚弱都瞧不见。
同样是生过孩子的人,刘枫瞧了都觉得有几分心疼,远哥儿洗三礼那一会,她虽然不能说是蓬头垢面,可也不过是梳了梳头发、洗了洗脸而已,什么妆都没上,人也是半卧半躺在床上。
弟妹就是太端着了,虽说人跟人之间的性格不一样,可像弟妹这般,受罪的就只有自己。
“小姑娘长得可真好看,刚才哭声也挺响亮的,你在屋里头有没有听着?”刘枫把孩子放在弟妹旁边,帮着掖了掖被角。
“听见了,声音就跟春节时的爆竹一样,特别响亮,我都不敢相信。”
毕竟小家伙在刚出生的婴儿里头不算重的,身量也不算长的,又是个姑娘,没想到哭的声音会这么大,特别长脸。
“这说明胎里养的好,孩子才这么有劲儿,外边人都已经安排好了,你也稍微先躺下来歇歇,这会儿没有旁人会再进来了。”
现在这个时候也就是自家人进来瞧瞧,在自家人面前何必拘着。
纪氏抿了抿唇,“我倒是还不觉得累,这几日一直躺着,早就想起来坐坐了。”
那你也别这么端端正正的坐着,好歹往后靠一靠,就算是没生孩子,正常人在床上一直这么坐着都会觉得累。
刘枫有心还想再说些什么,可是看着弟妹‘冰清玉洁’、‘目光坚定’、‘端正严肃’的脸,到底是把话咽下去了。
这过日子从来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她又何必以己度人呢,或许人家这样才高兴。
刘钰家的小姑娘,因为父亲不在家的缘故,所以迟迟都未起名,不过做娘的倒是给孩子起了个乳名,就叫‘青娘’。
乳名都是寄予了父母的一番爱意的,花样也是特别的多,远哥儿三岁多的时候,就已经不让人喊他的乳名了,‘丑奴’这两个字,哪个都不好听,合一块儿也不好听。
所以现在整个魏府,基本上已经不会再出现‘丑奴’这个名字了,就算是外祖父和外祖母过来,也都是顺着孩子的心意喊。
孩子再小,也都是要面子的。
——
几场春雨过后,从安南国带过来的稻种已经种下了,皇庄那边是什么情况魏时不知道,自家这边儿,从种子到才露尖尖角的小禾苗,真的是牵动着很多人的心。
魏时休沐日的时候,还特意带着妻儿过去瞧了,当然除了妻儿之外,还有跟着儿子一块来的小皇孙。
小皇孙来魏府已经是熟门熟路了,太子忙得抽不开身的时候,压根就不陪着一块过来了,让侍卫和嬷嬷把人送过来。
要出京城,除了安全问题要特别注意之外,还真没有旁的了,甚至前者也不成问题,毕竟去年年景好,乞丐少了很多,京城附近更不可能有匪患。
至于太子的政敌,且不说他还没发现太子有什么政敌,就算是有,那也不该对着三岁多的小娃娃下手,真要刺杀那也该是冲着太子去。
用来种实验田的庄子,在夫人这边只能算是普通的庄子,并非是地理位置优越的温泉庄子,不过胜在面积够大,房子建的也足够多。
魏时一家三口再带上小皇孙总共才四个人而已,但是带来的侍卫和下人却不止四十个,地方小了还真住不开。
刚刚露出小禾苗的庄稼,其实真没太多的看头,在田间地头走一走,教两个小孩子两首关于春天的诗作,剩下的时间基本上就是在给两个小娃娃普及知识了。
甭管是在深宫里长大的小皇孙,还是时常跟着父亲出来玩儿的魏远,对于庄稼、植物和农具的了解都不是太多,魏时基本上就带着两个孩子认东西了。
比较尴尬的是,在农具方面,他本人也是不怎么擅长的,经常要请教旁边的农人。
顺带还教了两个小娃娃论语里的一个句子——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
这种见缝插针式的教学方法,不分类别,什么都教,胡子眉毛一把抓的方式,在整个大靖朝也是极为罕见的。
两个小家伙的学习能力还是不错的,在无从比较的情况下,魏时这个做‘老师’的,颇为满意。
一个大人带两个乖小孩,既不会手忙脚乱,又特别的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