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他是科举大佬_分卷阅读_119
第123章 顾家出了个太子妃
“是父皇负了你母后,以后不会再让她伤心。父皇相信你, 就按你的想法来。”
文正帝是过来人, 他与阮皇后, 也曾有过恩爱非常的一段日子。
未成为大周的皇后时, 上京城谁人不称赞阮皇后一句貌婉心娴、知书达礼, 而在后宫这几十年来,阮皇后的确是一个称职的皇后, 将后宫打理的井井有条。
可在后宫之中,中间夹杂了太多的其他人, 一来二去,阮皇后心中有了心结。
即便现在他已知晓自己的心意,可在之前的几十年里,终究是他负了阮皇后。
太子是他最疼爱的孩子, 他自是不愿儿子重蹈他们帝后二人的覆辙。
待阮皇后知道这件事后, 亦是欣喜若狂, 终于有个女子愿意做自己儿子的太子妃了,这可太不容易了。
阮皇后面上浮现出好看的笑容,即便上了年纪,可岁月并没有在她身上显露出来,“清平县主好啊, 母后可听说,不少世家都愿意与顾家结亲呢,珩儿你先下手,将问清这丫头给定下了, 母后心头的大石块也可以落地了。”
怪不得那日赏花宴,自己儿子给顾家丫头送桃子呢,她从那时起就感觉有些不对劲,但是被周珩的一番话打消了念头,两三年过去,果然当初预料的不错。
不过,她神情认真的看着周珩,“年轻时的感情山盟海誓,可谁也无法预料这份情感能保持多久。若是日后问清年老色衰,你倦了、厌了,后悔今日的决定,问清又当如何自处?”
周珩一笑,“清平县主即便上了年纪,定也是如母后这般,貌若春花,再说了,儿臣又不是什么仙人,也会一年年老去,到时候我们就是一对老头老太太,一起搀扶着过日子。儿臣知晓自己的心意,当然这也不是口头之言,儿臣会用实际行动让问清放心的。”
阮皇后欣慰的点头,“那就好,母后希望你学着处理朝政的同时,先学会如何做一个好夫君。母后记着你今日的话,若是日后问清受了欺负,母后帮理不帮亲。”
周珩笑着摇摇头,这还没娶亲呢,母后的心就偏到未来儿媳那里去了。
早朝过后,文正帝将顾驰留下,其他臣子早已见怪不怪,一个个也没了当初的羡慕之意,顾家一家人都是好命,羡慕都让人羡慕不来的。
文正帝笑呵呵的给顾驰赐座,自己看重的大臣马上要成为亲家,一时还有些不太适应。
他扯东扯西扯了半天,终于说到正事上面,“顾爱卿,你是太子的老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太子也相当于你半个儿子。”
“太子各方面极为出色,微臣这太子少师一职,所做的有限,太子是未来的储君,微臣怎敢受此殊荣!”
按照民间的说法,只有女婿才是老丈人的半儿,顾驰心头隐隐浮现一个念头,自己家的白菜,不会真的被太子拱了吧!
顾驰欲作揖推辞,文正帝拦住他的动作,“坐下说,今日咱们之间没有君臣之分,朕是珩儿的父亲,小时担忧他能否平安周全的长大成人,后来又担忧他能不能担起天下重任和万民的期望,现在又担忧他的婚事。”
顾驰劝慰道:“陛下不必太过忧愁,太子人中龙凤,定能觅得与之相配的太子妃。”
“珩儿最近告诉朕,他有了心仪之人,朕也就直说了,是爱卿你的掌上明珠,问清那丫头。”
文正帝话音落下,他紧紧注视着顾驰的表情,看看他作何反应。
顾驰一愣,文正帝平时没事的时候,喜欢与他说些皇子、公主们的事情,本以为今日又是听文正帝诉说哪位皇子不省心,哪个公主有喜了,结果还真如他猜想的那样,今日话题的主角,是自己的女儿。
他收敛心神,“陛下,儿女成亲一事更要慎重,若不是你情我愿,夫妻会变成仇人。恕微臣不能立即回复,总是要问过问清的意思再做决定。”
文正帝连连点头,“爱卿的心思朕明白,确是需要知晓问清这丫头是什么个意思。若她点头,那自是成就一段佳缘,若她不愿,朕也不强求,强扭的瓜不甜。不过朕现在就可以告诉爱卿,问清这丫头要是愿意嫁给珩儿,皇后与朕必定会好好对待,有爱卿你们夫妻俩的教养,朕也算是看着这丫头长大的,对她很是喜爱,有这样的好姑娘成为太子妃,是珩儿的荣幸。 ”
“珩儿之前告诉朕,他愿意只有太子妃一人,不愿有其他人插足其中,他是未来的储君,他的这个想法,朕不会干涉,所以,问清会是东宫唯一的太子妃,两个孩子之间,再无他人,皇后和朕尊重珩儿的意见。”
顾驰惊讶抬眸看着文正帝,他从未预料到文正帝会说出这样一番话。
一朝富贵,抛弃糟糠之妻,抬了几房贵妾的大有人在,尤其是这些名门望族,哪家不是成堆的庶子庶女。
更何况坐拥三宫六院七十二嫔的皇帝,太子是储君,日后大周由他主宰,天下美人尽可挑选,顾驰断断没想到太子为了迎娶自家女儿甘愿做出如此决定。
“陛下...”,他停顿了几息,“陛下和太子的诚意,微臣实在感激不尽,微臣会尽快给陛下答复的。”
“清儿,你是如何想的?” 顾驰将太子欲与顾家结亲一事告诉了顾家其他人。
顾家人第一反应是惊讶,并没有想象中的激动万分,按理说,嫁给太子,日后就是一国之母,顾家也成了皇亲国戚,这样的机会摆在眼前,谁会不心动呢?
顾家人也不例外,不过欣喜之余,他们最在意的,还是顾问清的想法。
顾问清抬眸看着叶溪和顾驰,柔柔笑了笑,“爹,娘,女儿愿意和太子在一起。”
“你可想好了?”顾驰又道:“不管你未来夫君如何,爹希望你能像如今一样无忧无虑。若是你不愿,不必碍于太子的身份勉强自己,爹会帮你回绝的,陛下不是那等不通情理之人。”
顾问清眉眼弯弯,“爹,女儿愿意的,太子就是女儿的良缘。”
“怪不得在河省那一段时日,太子总是邀你一道出游,原来是早有所谋。” 顾问舟恍然大悟,当时他就觉得有些太子和自家妹妹之间有些不对劲,可未曾多想。
顾驰又将文正帝那一番话告诉其他人。
顾父、顾母、叶溪一脸惊讶,就连顾问清也瞪大了眼睛,那日太子允诺东宫只她一人,可她没想到周珩竟然是真的这样打算的。
“太子愿意做到这一点,可见是真心实意对待清儿的。”叶溪面色有些欣慰。
古往今来,帝王多情又无情,后宫佳丽三千,高耸的宫墙里不知埋葬了多少水灵的女子。如今太子愿意只有自己女儿一人,金口玉言,打消了叶溪最后一点忧虑。
无论是顾父,还是顾家兄弟几个,虽日子越过越好,可谁都没有纳妾的心思,顾家人认准一人,便是一辈子的事情。
如今能得太子此番承诺,叶清不免有些触动,也将她最担忧的事情解决掉了。
第二日顾驰进宫回禀文正帝,文正帝自是开怀不已,特意令钦天监选了吉日,寻了最尊贵的乐阳长公主,也就是文正帝的胞妹,来到顾家提亲,一系列流程,处处彰显着诚意。
顾问清和周珩的生辰八字出来的结果,更是天作之合。
顾家出了太子妃,这消息一传出去,整个上京城都沸腾了。
周珩太子之位稳固,待文正帝退位后,就是日后大周的君主,那顾家女就是皇宫中的女主人,天下最为尊贵的女子。
顾驰本就受文正帝器重,如今又成了皇亲国戚,未来的国丈。
真是同人不同命啊!这些世家大臣又一次红了眼。
这日下朝后,不少官员围上来冲着顾驰道贺。
可也不乏那些阴阳怪气的声音,“都说读书人清贵,可顾大人好像不是这样的,如今你们顾家出了个太子妃,顾大人怕是要升官加爵了吧。”
场面一下子安静下来,这话有意思,不就是暗指顾驰靠着女儿升官嘛?
顾驰循着声音望过去,说这话的是吏部侍郎黎平,此人与顾驰是同科进士。
顾驰不在意笑了笑,边说边朝大殿外走去,“ 黎侍郎对太子的这桩亲事可有不满?若是不满,尽可当着陛下的面说出口。升官加爵?那就要借黎侍郎吉言了。”
一口一个“侍郎”,这不就是在嘲讽自己官职低微嘛!黎平眸子暗沉,咬着牙看着顾驰潇洒离去的身影。
他与顾驰本是同科进士及第,两人交际并不太多,平时也无政见不和,不过黎平早就看不顺眼顾驰,凭什么一个农家子处处高他一头!
刚踏入官场时,两人的差距只是名次的差距,可为官近二十年来,两人的差距越发明显,顾驰成了太子少师兼户部尚书,而他只是小小吏部侍郎。
凭什么他顾驰得以平步青云,又得皇上器重?
黎平早就视顾驰为眼中钉肉中刺,如今又得知顾家出了个太子妃,他一时没忍住嘲讽出口。
自古外戚就没有好下场,中宫皇后也不得宠,真正受宠的可是那些燕环肥瘦的妃子们,他顾驰别太得意,日后定有大苦头吃!
想到这儿,黎平笑出声,扭曲的面容透着阴鸷,他等着顾家倒台的那一日。
不过很可惜,顾家什么时候倒台不好说,果如黎平的那句“吉言”,没过几日,顾驰果真升官加爵了。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小仙女“米线”5瓶灌溉、小仙女“游鱼”2瓶灌溉、小仙女“源远流长”2瓶灌溉,谢谢你们的支持,比心心
第124章 封侯加爵
吏部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最高的长官是吏部尚书, 前一段时间吏部尚书致仕, 按理说接任的人选便是吏部左右侍郎之一, 不过文正帝不太满意这两位接替人选, 思来想去, 在未有合适的人选之前,让暂时顾驰兼任吏部尚书。
顾驰未到不惑之年, 已是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和太子少师,满朝文武官员扒拉一遍, 也没有多少人能越过他去。更别说当年与顾驰同一批的进士,到现在官阶三品以上也只有寥寥数人,顾驰俨然是这一批人当中的领头羊。
吏部拥有调动官员的权力,可以称得上是六部之首, 六部中有两部被顾驰握在手中, 这是多大的殊荣啊!
顾驰也没有辜负文正帝的看重, 上任之后大刀阔斧,将那些尸位素餐、拿钱办事的人统统揪出来,一一惩罚。
依照大多数人来看,只是暂时任职,何必在这上面费太多心思, 得罪了人不说,最后也只是为他人做嫁衣。
顾驰倒不这样想,既然文正帝将事情交代给他,那他自是不能辜负其信任, 在其位谋其职,他只要是吏部尚书一日,就要尽职尽责。
反正到了他今时今日的地位,得罪人又如何?那些人看不顺眼又如何?
吏部权力这么大,自然可想不少人会上门送银子以求谋个好官职,前任吏部尚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手下的人接受“孝敬”,当然送银子可不是直白的将银子拿出手,美名其曰“冰炭钱”。
你送了,我能不送?这么一来,那些同进士在离京前便会“孝敬”一次,还有那些三年一次上京述职的官员更是大手笔,给吏部全体官员送了不少东西。
以前顾驰只是大致知道这么一回事,不是十分清楚,待他兼任吏部尚书这一段时间,不少人给他送银票、还有各种好东西,比送给宫中的贡品差不了多少。
说句实话,顾驰最开始待在翰林院,那是清贵之地,有“穷翰林”之称,在那地方书籍多如毛牛,银子倒真是没多少。后来一直待在户部,每次经手的银子不少,可那不是他自己的,是要入国库的。
即便他见过的银子不少,可因着不是自己的,没有什么实感,直到最近成了吏部尚书,隔三差五就有人上门“孝敬”。
看着这厚厚的一沓子银票,顾驰一时间有些沉默,看来这吏部的官员没少收好处啊!
他揣着这些东西找到文正帝,将情况仔细讲述一遍,“ 有道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朝廷给官员高额的俸禄,是为了让他们更好的任职,而不是用来当做敲门砖收受贿赂的,微臣如今是吏部尚书,愿以身作则,严查此事。”
文正帝看着这个最受器重的臣子,一时有些感叹,踏入官场这么多年,顾驰还是一如当初,没有忘记自己的本性。
虽是“水至清则无鱼”,可放任太久,倒是将这些臣子的心养大了。
文正帝屈起手指敲了敲御案,“就按你说的办,安逸的日子过得久了,不少人又开始不安分了。”
顾驰得了令,先在吏部制定规则,凡被查出来贪污受贿者,严惩不贷。
命令是有了,但不买账的人也不少,吏部侍郎黎平就是其中之一,凭什么顾驰一上任,就要损害他们收受银子的权益!
黎平本就看不顺眼顾驰,办事情的过程中也是处处不配合,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丝毫不把顾驰放在眼中。即便顾驰已经下了命令禁止受贿,他来者不拒,拿了其他官员不少好处。
顾驰直接将他揪出来当做典型,严厉的处罚,官阶连降几级,发配到偏远之地,从黎平的家里抄出来几万两雪花银充入国库,他手断强硬,一点也不客气,以此来震慑他人。
有黎平这样的前车之鉴,谁也不敢继续受贿,乌烟瘴气多年的吏部,在顾驰掌管没多久,一派清和。
不仅是吏部要整改,顾驰还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崇文门税关和两淮盐运。
崇文门税关,来来往往的商人都要交银子。
上京做为大周最为繁华的地带,每日经过崇文门人不计其数,为了尽快能放行,不少人会选择给崇文门的长官进行“孝敬”,商人做生意要出钱,百姓路过要交钱,就连上京的官员也要出银子,官阶越高,要价越高。
在这里当差的官员,都是皇帝的心腹之人,任期一年,不得连任。
这可是个大肥差,不少人都紧着在这一年任期内赶快捞一把银子。
两淮盐运更不必提,一斤粗盐能卖几十个铜板一斤,每家每户可以自己做衣服,自己种粮食,唯独粗盐,甭管多贵,都要掏银子买回家。两淮盐运使掌管江南盐运命脉,向这些盐商征税税费,更是没少得好处。
顾驰对这两个部门严格彻查,一查一个准,抄出的白银多至上百万两白银。
顾驰这么一番大动作,自然引来不少争议,触动了不少官员的利益,这些人又开始上奏弹劾顾驰。
“是父皇负了你母后,以后不会再让她伤心。父皇相信你, 就按你的想法来。”
文正帝是过来人, 他与阮皇后, 也曾有过恩爱非常的一段日子。
未成为大周的皇后时, 上京城谁人不称赞阮皇后一句貌婉心娴、知书达礼, 而在后宫这几十年来,阮皇后的确是一个称职的皇后, 将后宫打理的井井有条。
可在后宫之中,中间夹杂了太多的其他人, 一来二去,阮皇后心中有了心结。
即便现在他已知晓自己的心意,可在之前的几十年里,终究是他负了阮皇后。
太子是他最疼爱的孩子, 他自是不愿儿子重蹈他们帝后二人的覆辙。
待阮皇后知道这件事后, 亦是欣喜若狂, 终于有个女子愿意做自己儿子的太子妃了,这可太不容易了。
阮皇后面上浮现出好看的笑容,即便上了年纪,可岁月并没有在她身上显露出来,“清平县主好啊, 母后可听说,不少世家都愿意与顾家结亲呢,珩儿你先下手,将问清这丫头给定下了, 母后心头的大石块也可以落地了。”
怪不得那日赏花宴,自己儿子给顾家丫头送桃子呢,她从那时起就感觉有些不对劲,但是被周珩的一番话打消了念头,两三年过去,果然当初预料的不错。
不过,她神情认真的看着周珩,“年轻时的感情山盟海誓,可谁也无法预料这份情感能保持多久。若是日后问清年老色衰,你倦了、厌了,后悔今日的决定,问清又当如何自处?”
周珩一笑,“清平县主即便上了年纪,定也是如母后这般,貌若春花,再说了,儿臣又不是什么仙人,也会一年年老去,到时候我们就是一对老头老太太,一起搀扶着过日子。儿臣知晓自己的心意,当然这也不是口头之言,儿臣会用实际行动让问清放心的。”
阮皇后欣慰的点头,“那就好,母后希望你学着处理朝政的同时,先学会如何做一个好夫君。母后记着你今日的话,若是日后问清受了欺负,母后帮理不帮亲。”
周珩笑着摇摇头,这还没娶亲呢,母后的心就偏到未来儿媳那里去了。
早朝过后,文正帝将顾驰留下,其他臣子早已见怪不怪,一个个也没了当初的羡慕之意,顾家一家人都是好命,羡慕都让人羡慕不来的。
文正帝笑呵呵的给顾驰赐座,自己看重的大臣马上要成为亲家,一时还有些不太适应。
他扯东扯西扯了半天,终于说到正事上面,“顾爱卿,你是太子的老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太子也相当于你半个儿子。”
“太子各方面极为出色,微臣这太子少师一职,所做的有限,太子是未来的储君,微臣怎敢受此殊荣!”
按照民间的说法,只有女婿才是老丈人的半儿,顾驰心头隐隐浮现一个念头,自己家的白菜,不会真的被太子拱了吧!
顾驰欲作揖推辞,文正帝拦住他的动作,“坐下说,今日咱们之间没有君臣之分,朕是珩儿的父亲,小时担忧他能否平安周全的长大成人,后来又担忧他能不能担起天下重任和万民的期望,现在又担忧他的婚事。”
顾驰劝慰道:“陛下不必太过忧愁,太子人中龙凤,定能觅得与之相配的太子妃。”
“珩儿最近告诉朕,他有了心仪之人,朕也就直说了,是爱卿你的掌上明珠,问清那丫头。”
文正帝话音落下,他紧紧注视着顾驰的表情,看看他作何反应。
顾驰一愣,文正帝平时没事的时候,喜欢与他说些皇子、公主们的事情,本以为今日又是听文正帝诉说哪位皇子不省心,哪个公主有喜了,结果还真如他猜想的那样,今日话题的主角,是自己的女儿。
他收敛心神,“陛下,儿女成亲一事更要慎重,若不是你情我愿,夫妻会变成仇人。恕微臣不能立即回复,总是要问过问清的意思再做决定。”
文正帝连连点头,“爱卿的心思朕明白,确是需要知晓问清这丫头是什么个意思。若她点头,那自是成就一段佳缘,若她不愿,朕也不强求,强扭的瓜不甜。不过朕现在就可以告诉爱卿,问清这丫头要是愿意嫁给珩儿,皇后与朕必定会好好对待,有爱卿你们夫妻俩的教养,朕也算是看着这丫头长大的,对她很是喜爱,有这样的好姑娘成为太子妃,是珩儿的荣幸。 ”
“珩儿之前告诉朕,他愿意只有太子妃一人,不愿有其他人插足其中,他是未来的储君,他的这个想法,朕不会干涉,所以,问清会是东宫唯一的太子妃,两个孩子之间,再无他人,皇后和朕尊重珩儿的意见。”
顾驰惊讶抬眸看着文正帝,他从未预料到文正帝会说出这样一番话。
一朝富贵,抛弃糟糠之妻,抬了几房贵妾的大有人在,尤其是这些名门望族,哪家不是成堆的庶子庶女。
更何况坐拥三宫六院七十二嫔的皇帝,太子是储君,日后大周由他主宰,天下美人尽可挑选,顾驰断断没想到太子为了迎娶自家女儿甘愿做出如此决定。
“陛下...”,他停顿了几息,“陛下和太子的诚意,微臣实在感激不尽,微臣会尽快给陛下答复的。”
“清儿,你是如何想的?” 顾驰将太子欲与顾家结亲一事告诉了顾家其他人。
顾家人第一反应是惊讶,并没有想象中的激动万分,按理说,嫁给太子,日后就是一国之母,顾家也成了皇亲国戚,这样的机会摆在眼前,谁会不心动呢?
顾家人也不例外,不过欣喜之余,他们最在意的,还是顾问清的想法。
顾问清抬眸看着叶溪和顾驰,柔柔笑了笑,“爹,娘,女儿愿意和太子在一起。”
“你可想好了?”顾驰又道:“不管你未来夫君如何,爹希望你能像如今一样无忧无虑。若是你不愿,不必碍于太子的身份勉强自己,爹会帮你回绝的,陛下不是那等不通情理之人。”
顾问清眉眼弯弯,“爹,女儿愿意的,太子就是女儿的良缘。”
“怪不得在河省那一段时日,太子总是邀你一道出游,原来是早有所谋。” 顾问舟恍然大悟,当时他就觉得有些太子和自家妹妹之间有些不对劲,可未曾多想。
顾驰又将文正帝那一番话告诉其他人。
顾父、顾母、叶溪一脸惊讶,就连顾问清也瞪大了眼睛,那日太子允诺东宫只她一人,可她没想到周珩竟然是真的这样打算的。
“太子愿意做到这一点,可见是真心实意对待清儿的。”叶溪面色有些欣慰。
古往今来,帝王多情又无情,后宫佳丽三千,高耸的宫墙里不知埋葬了多少水灵的女子。如今太子愿意只有自己女儿一人,金口玉言,打消了叶溪最后一点忧虑。
无论是顾父,还是顾家兄弟几个,虽日子越过越好,可谁都没有纳妾的心思,顾家人认准一人,便是一辈子的事情。
如今能得太子此番承诺,叶清不免有些触动,也将她最担忧的事情解决掉了。
第二日顾驰进宫回禀文正帝,文正帝自是开怀不已,特意令钦天监选了吉日,寻了最尊贵的乐阳长公主,也就是文正帝的胞妹,来到顾家提亲,一系列流程,处处彰显着诚意。
顾问清和周珩的生辰八字出来的结果,更是天作之合。
顾家出了太子妃,这消息一传出去,整个上京城都沸腾了。
周珩太子之位稳固,待文正帝退位后,就是日后大周的君主,那顾家女就是皇宫中的女主人,天下最为尊贵的女子。
顾驰本就受文正帝器重,如今又成了皇亲国戚,未来的国丈。
真是同人不同命啊!这些世家大臣又一次红了眼。
这日下朝后,不少官员围上来冲着顾驰道贺。
可也不乏那些阴阳怪气的声音,“都说读书人清贵,可顾大人好像不是这样的,如今你们顾家出了个太子妃,顾大人怕是要升官加爵了吧。”
场面一下子安静下来,这话有意思,不就是暗指顾驰靠着女儿升官嘛?
顾驰循着声音望过去,说这话的是吏部侍郎黎平,此人与顾驰是同科进士。
顾驰不在意笑了笑,边说边朝大殿外走去,“ 黎侍郎对太子的这桩亲事可有不满?若是不满,尽可当着陛下的面说出口。升官加爵?那就要借黎侍郎吉言了。”
一口一个“侍郎”,这不就是在嘲讽自己官职低微嘛!黎平眸子暗沉,咬着牙看着顾驰潇洒离去的身影。
他与顾驰本是同科进士及第,两人交际并不太多,平时也无政见不和,不过黎平早就看不顺眼顾驰,凭什么一个农家子处处高他一头!
刚踏入官场时,两人的差距只是名次的差距,可为官近二十年来,两人的差距越发明显,顾驰成了太子少师兼户部尚书,而他只是小小吏部侍郎。
凭什么他顾驰得以平步青云,又得皇上器重?
黎平早就视顾驰为眼中钉肉中刺,如今又得知顾家出了个太子妃,他一时没忍住嘲讽出口。
自古外戚就没有好下场,中宫皇后也不得宠,真正受宠的可是那些燕环肥瘦的妃子们,他顾驰别太得意,日后定有大苦头吃!
想到这儿,黎平笑出声,扭曲的面容透着阴鸷,他等着顾家倒台的那一日。
不过很可惜,顾家什么时候倒台不好说,果如黎平的那句“吉言”,没过几日,顾驰果真升官加爵了。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小仙女“米线”5瓶灌溉、小仙女“游鱼”2瓶灌溉、小仙女“源远流长”2瓶灌溉,谢谢你们的支持,比心心
第124章 封侯加爵
吏部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最高的长官是吏部尚书, 前一段时间吏部尚书致仕, 按理说接任的人选便是吏部左右侍郎之一, 不过文正帝不太满意这两位接替人选, 思来想去, 在未有合适的人选之前,让暂时顾驰兼任吏部尚书。
顾驰未到不惑之年, 已是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和太子少师,满朝文武官员扒拉一遍, 也没有多少人能越过他去。更别说当年与顾驰同一批的进士,到现在官阶三品以上也只有寥寥数人,顾驰俨然是这一批人当中的领头羊。
吏部拥有调动官员的权力,可以称得上是六部之首, 六部中有两部被顾驰握在手中, 这是多大的殊荣啊!
顾驰也没有辜负文正帝的看重, 上任之后大刀阔斧,将那些尸位素餐、拿钱办事的人统统揪出来,一一惩罚。
依照大多数人来看,只是暂时任职,何必在这上面费太多心思, 得罪了人不说,最后也只是为他人做嫁衣。
顾驰倒不这样想,既然文正帝将事情交代给他,那他自是不能辜负其信任, 在其位谋其职,他只要是吏部尚书一日,就要尽职尽责。
反正到了他今时今日的地位,得罪人又如何?那些人看不顺眼又如何?
吏部权力这么大,自然可想不少人会上门送银子以求谋个好官职,前任吏部尚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手下的人接受“孝敬”,当然送银子可不是直白的将银子拿出手,美名其曰“冰炭钱”。
你送了,我能不送?这么一来,那些同进士在离京前便会“孝敬”一次,还有那些三年一次上京述职的官员更是大手笔,给吏部全体官员送了不少东西。
以前顾驰只是大致知道这么一回事,不是十分清楚,待他兼任吏部尚书这一段时间,不少人给他送银票、还有各种好东西,比送给宫中的贡品差不了多少。
说句实话,顾驰最开始待在翰林院,那是清贵之地,有“穷翰林”之称,在那地方书籍多如毛牛,银子倒真是没多少。后来一直待在户部,每次经手的银子不少,可那不是他自己的,是要入国库的。
即便他见过的银子不少,可因着不是自己的,没有什么实感,直到最近成了吏部尚书,隔三差五就有人上门“孝敬”。
看着这厚厚的一沓子银票,顾驰一时间有些沉默,看来这吏部的官员没少收好处啊!
他揣着这些东西找到文正帝,将情况仔细讲述一遍,“ 有道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朝廷给官员高额的俸禄,是为了让他们更好的任职,而不是用来当做敲门砖收受贿赂的,微臣如今是吏部尚书,愿以身作则,严查此事。”
文正帝看着这个最受器重的臣子,一时有些感叹,踏入官场这么多年,顾驰还是一如当初,没有忘记自己的本性。
虽是“水至清则无鱼”,可放任太久,倒是将这些臣子的心养大了。
文正帝屈起手指敲了敲御案,“就按你说的办,安逸的日子过得久了,不少人又开始不安分了。”
顾驰得了令,先在吏部制定规则,凡被查出来贪污受贿者,严惩不贷。
命令是有了,但不买账的人也不少,吏部侍郎黎平就是其中之一,凭什么顾驰一上任,就要损害他们收受银子的权益!
黎平本就看不顺眼顾驰,办事情的过程中也是处处不配合,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丝毫不把顾驰放在眼中。即便顾驰已经下了命令禁止受贿,他来者不拒,拿了其他官员不少好处。
顾驰直接将他揪出来当做典型,严厉的处罚,官阶连降几级,发配到偏远之地,从黎平的家里抄出来几万两雪花银充入国库,他手断强硬,一点也不客气,以此来震慑他人。
有黎平这样的前车之鉴,谁也不敢继续受贿,乌烟瘴气多年的吏部,在顾驰掌管没多久,一派清和。
不仅是吏部要整改,顾驰还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崇文门税关和两淮盐运。
崇文门税关,来来往往的商人都要交银子。
上京做为大周最为繁华的地带,每日经过崇文门人不计其数,为了尽快能放行,不少人会选择给崇文门的长官进行“孝敬”,商人做生意要出钱,百姓路过要交钱,就连上京的官员也要出银子,官阶越高,要价越高。
在这里当差的官员,都是皇帝的心腹之人,任期一年,不得连任。
这可是个大肥差,不少人都紧着在这一年任期内赶快捞一把银子。
两淮盐运更不必提,一斤粗盐能卖几十个铜板一斤,每家每户可以自己做衣服,自己种粮食,唯独粗盐,甭管多贵,都要掏银子买回家。两淮盐运使掌管江南盐运命脉,向这些盐商征税税费,更是没少得好处。
顾驰对这两个部门严格彻查,一查一个准,抄出的白银多至上百万两白银。
顾驰这么一番大动作,自然引来不少争议,触动了不少官员的利益,这些人又开始上奏弹劾顾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