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逆袭记[快穿]_分卷阅读_32
“唉,不说这个,说说你们吧,有什么打算,找对象没有?”
周玉兰是希望她们以后考大学的,要知道上世她们也过得不是特别好,只是别“自己”强些。就是因为没有读大学,没有学历,在单位也下岗,没有工作,靠那点微薄的工资还有四处打工生存。
“还没有来得及,我是没有处对象,你问问于华处了没有?”
她们这些情况,周玉兰的也不是很清楚,只是大约记得她们结婚的时候,至于处对象的情况就不是很了解。
于华赶紧自己说:“我也没有,刚回来才几个月,就是处对象也会那么急,我们也不是七老八十嫁不出去的。”
“张慧,于华,你们相信我吗?”
“相信,怎么能不相信你,我们是一起长大的,知根知底的,
。”
“那好,你们先不要急着处对象,或者处了对象不要急着结婚,我现在和你们说的话,不许透露出去,我知道大约就是明年还是后年大约就要恢复高考,我知道很多大学教授已经被召回,现在正在编写教材,我想说的是,还有时间,你们把高中的教材和复习资料找齐,好好复习复习,你们比我下乡迟,高中是念完了的,基础比我好,以后争取考上大学,大学毕业分配的工作肯定比你们待在工厂要好,说不定那才是金饭碗。当然这些是我猜测的,你们可以不信。”
张慧和于华听了这话,都陷入思考中,谁不知道大学毕业分的工作比现在的好,说的不好听一点,现在回城的知青还有很多找不到工作,这会儿要是有份工作,大家都抢着要。工资福利大家都不敢往高的地方想。能有份工作就不错了。即使是扫大街的工作都有人愿意去干。
她们有份工作那也是很不容易的,但是要问她们喜欢现在的工作不,她们绝对会使劲的摇头,表示不喜欢。但是不喜欢又能怎么样,还不是一样要干,还得好好干。
于华想了想,又很担心的问:“玉兰,我信你,你上班的地方和我们的不一样,能接触到我们接触不到的一些大人物,你说的话肯定是有事实依据的,只是你说以后局势会怎样,不会等我们读完大学,又出什么岔子吧。”
周玉兰手指拨弄着桌子上的小茶杯,微笑的说:“于华,我知道你担心什么,我不敢保证社会到时会怎么变迁,但是局势肯定会朝好的方向发展,你要知道社会要发展,就得要读书,让大家都学习文化知识和科学知识,社会才会发展,要不社会就要倒退,古代也是如此不是吗?每一个新社会或者新国家刚形成的时候,总会有一段过渡和磨合的时期,之前我们遇到的一切也就是国家在磨合在过渡,对于我们这一代青年来说也是磨砺。未来的我们通过再读书,再就业,总有一天会成为这个国家的顶梁柱,为国家的发展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可能还有一部分会在发展的过程中迷失自己,但是我相信我们三不会,一定会在这个过程中过的越来越好。下乡的岁月也是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张慧一直忐忑的心中,此时却有了那么一些希望,她跟着点头,双眼发光,谁不想过的更好,有社会地位,有好的工作环境和待遇,还能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
被煽动点燃的两人跟着点头跟着幻想,“玉兰,我们相信你,会好好找复习资料的,还有你要找高中课本,你有吗?你高中没有读完,要不要和我们一起学习。”
她们多少有些担忧,周玉兰毕竟高中没有毕业就下乡去了。
“你们有空的时候,去我住的地方找我,我现在租的房子是一对老教授的房子,和他们住在一起,我们只要不吵大闹,他们不会说什么的,到时我们可以一起学习,遇到不会的问题,偶尔还可以问他们。”
“那太好了,以后不担心有问题不会了,我们三又可以一起学习。”
一顿饭,吃的很开心,买单的时候,还剩下不少菜,张慧和于华纠结的不行,想说吃了吧,可是刚才吃的是大米饭,她们俩忍不住多吃了一些,菜+汤+饭,肚子里面实在是装不下了,不吃又舍不得。
周玉兰好笑的看着她们,从挎包里面拿出来自己的双层饭盒,把这些菜打包好,递给她们俩:“你们俩带回去,明天早上还能吃,自己分分,记得过两天休息把饭盒洗好给我送到我住的地方去。”
“玉兰,这顿饭是你请的客,你带回去吧!”
“不,我在宾馆吃的比这好,你们带回去,还可以就着馒头再吃一顿,看看还有好些肉。”
推三阻四的最后还是两人提着饭盒走了回去。
周玉兰趁着夜色,一个人走回家,不知道什么时候,她把租的地儿也称为家,可能是这里能让她心安吧。心安处是我家。
回到四合院,徐教授和文教授还没有睡,在前院的书房等待着周玉兰,“玉兰,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晚?没有出什么事吧?”
周玉兰没有回房,和徐教授走进书房说话,夫妻俩都担忧的望着她:“没事,就是下班回家的路上遇到我爸,被他扯回家一趟,后来事情处理完了以后,和以前关系不错的小姐妹一起吃了饭,聊聊天。未来十几天我休息,我又能给您二位做饭咯。”
“怎么回事,怎么休息这么久?”
徐教授急了,一般单位怎么会无缘无故放这么久的假,再说了,那还是涉外宾馆。现在还有一个外国的考察团住在里面,玉兰负责的又是最重要的院子,怎么可能放假十几天,绝对是出事了。
“有点事,不过不大,就是我负责的院子里面有位叫查理的年轻人,不知道我们国家现有的国情,死缠烂打的追求我,即使我拒绝了无数次还有早就上报给领导,还是被有心人找更高领导打了小报告,为了减小影响我被放假,等考察团走了以后,我就能回去上班。不要紧的,领导说了,我又不是主动方,不算过错,只是现在形势就是这样,要注意影响。”
“嗯,这倒是。没事就好,正好,你文叔今天去老友家里,给你淘来了一套完整的高中课本和复习资料,你有事做了。”
“真的呀,那太好了,我还打算最近去废品收购站去淘的,不过文叔您朋友家里还有孩子需要高中课本吗?不要到时候又要回去吧?”
“不需要的,他们家里就没有人需要,大的都是大学毕业,小的又太小,用不上。你安心用吧。”
文教授就喜欢愿意学习的孩子,乐呵呵的说道。
“那就好,我怕我学到一半,人家又要回去。”
“不会的,不会的,放心学,遇到不会的,就来找我们。保证不比你在学校学的差。”
“我相信,肯定比在学校学的时候还要好。教授教我,多好的事情,不过文叔,我有两个小姐妹,她们也想学习,遇到不会的问题能问您不?”
“当然能问,欢迎来问。”
第47章 七五年~偏心父母10
高考的消息传来, 一直有准备的张慧和于华, 别提有多高兴。
她们不需要像别人一样再急急忙忙的去找资料和课本, 可以很从容的学习复习, 张家和于家一直都是知道的,他们之前一直让闺女处对象,可是闺女不听, 还每天都回来学习,他们就觉得很奇怪。一直问原因, 等到年后才知道大概原因。
开始还有点埋怨, 后来知道周玉兰的工作单位以后,他们就开始脑补,肯定是有内幕消息, 既然这样还是暂时别管的好。说不定以后家里的孩子是大学生, 都有了好工作。
现在消息传来,张家和于家是高兴的很,暗地里鄙视周家两口子,看看偏心偏的,闺女都不回去, 这几年都在燕京, 除了那一次被老周拉回来以后,再也没有回来过。他们也不知道周玉兰在外面混的有多好,涉外宾馆,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进的,就是有关系, 自己本事不过硬,也是不行的。
听家里闺女说,周玉兰经常能得到不少小费,都是外国钱,还有外汇券,他们也看到过闺女手里的外汇券,这样有本事的姑娘,周家两口子还不稀罕,真是眼瞎。
几个月的时间,在紧张的复习中一晃而过,很多人都是请假复习的,周玉兰一次假都没有请过。从今天开始,她将不再上班,后天就是高考的日子,兰苑宾馆的也有几位要参加高考的员工,宾馆为了照顾大家,有的早就请假复习,只有周玉兰从没有请过假,领导们也是看在眼里。
特意提前两天给她放假,让她回家放轻松,准备高考,这一届的高考有很多人参加,大家都能想象的到。
多少人期望通过高考改变命运,多少人期望通过高考回城,这是机会也是命运新的转折点。
“叮铃铃”这是高考结束的铃声,周玉兰顺着人群走到校园外面,深深的吸一口气,总算是考完了。
刚刚考完,外面下起小雨,坐在公交车上,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许多站在站牌下的人,都是刚刚高考完的人。
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因为这场高考改变命运。
高考完,继续上班,像个没事人一样,这两年她一次大杂院也没有回去过,周家人也从来没有来找过她,她很喜欢现在的生活状态。“自己”的愿望没有报复周家人的意思,只是希望远离,对前世的丈夫也没有想着报复。“自己”应该是怨自己上世不争气的吧,很多事其实不完全怪别人,都是“自己”不争气,胆子小,还有过于依赖不存在的亲情所致的。
所以愿望简单:只是远离周家人,不再嫁给上世的丈夫。
坐在燕大的教室里面,看着身边年龄不一的同学们,这里有很多后世熟悉的面孔,很多是经常出现在电视上面的人,想不到会和自己一个班级。
今天没有课,只是大家先到班级见见面,周玉兰右手边坐的是一位年龄比较大的大姐,一看就是当惯大姐,喜欢组织活动的人。
宋晓丽走上讲台,先是用手拍拍讲台,见大家都目光都望向了她,她满意的点点头,“大家好,我姓宋,名晓丽。今年三十岁,我想大家要不要先自我介绍,然后我们一起讲述一下各自插队的经历,毕竟我们干坐在这儿也不是那么一回事。”
“好,这个提议不错,我赞同。”
“赞同。”
“赞同。”
“赞同。”
“……”
一个班人数不多,就那么几十个,大部分都是知青,很少有应届的毕业生,大家都开始畅聊在乡下经历的一切,还有对未来的畅想。
这群都是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未来是他们这一代人所掌握的。
周玉兰一直静静的在听,却忘记了自己上去自我介绍,直到后面的同学提醒她,“同学,到你了,自我介绍。”
“啊,到我了,不好意思,我听入迷了,忘记了。”
周玉兰走上讲台,简短扼要的介绍自己:“我姓周,名玉兰,做过七年的知青,前两年返城在兰苑宾馆工作了两年,现在是你们的同学,希望在以后的四年里,能和大家成为好同学朋友。”
说完,在大家的诧异中走下了讲台,很多人都看着她,燕京本地的同学开始给外地的同学们科普,兰苑宾馆是什么地儿。那是涉外宾馆,还是专门招待外宾的地儿,有时候也招待国内的大人物。
反正一个中心思想,那就是一个特别牛的地儿,能接触的人可不一般,在兰苑宾馆上班的人,即使不考大学,也能有个不错的前程。
大家都开始议论,周玉兰没有炫耀的意思,这是她的经历之一,自己说出来总比以后别人说出来的好。
想到以后自己的打算,周玉兰很淡然,她虽然和这些未来大佬们是同学,可是她没有打算利用他们,也没有打算傍大腿。
自己也不求他们什么,既然无所求,也就不会刻意讨好他们,当然同学之间能友好相处,她也是乐意之至。
几位未来的大佬,也是若有所思的看着已经走下讲台的周玉兰,虽然他们现在还没有什么目标,却是有鸿鸪之志的人。自然关注点和别人不一样。
他们关注的是周玉兰在兰苑宾馆工作过,有方方面面的人脉,即使这其中有些大佬,日后是要进入政/治领域的,也不会嫌人脉多。
大学校园,宁静,惬意,来往的学生,脸上洋溢着满足的微笑。
抱着书本走在校园的枫林小道上,身边的宋晓丽,不停的吧嗒吧嗒,“周玉兰同学,你听见没有?”
“听见了,我会用心的。”
知道自己在兰苑宾馆上过班以后,大家都猜自己英语水平不错,好多人要求自己私下再教教他们英语,统一推最喜欢操心的宋晓丽出来跟自己说。
“那就好,那我去跟同学们都说一声,你答应了。不许反悔啊。”
“好,不会反悔。一个星期以后开始,我最近有点忙。”
宿舍里面的同学很多都是拖家带口的,还有夫妻俩都在燕京读书的,孩子也跟来了。整个就是救火现场。这些同学下课没有晚自习就拼命的往小家赶。
周玉兰下课以后,也赶往四合院,今天答应和张慧,于华聚会的。
她们也考上了不错的大学,都在燕京,她们已经有很久没有在一起聚会,好不容易约在星期天,大家聚一聚。
“我跟大家说的话,请大家记住,以后在私下的英语课中,我希望大家都是用英语交流,口语就是要大胆的说,才能有机会把口语说的流畅。别怕刚开始的时候说不好,也别怕出丑,都是从这个阶段过来的,没有人会笑你们。”
“记住了。”大家还是很相信周玉兰的,看看人家,英语说的那个流畅,就连曾经在国外留学过的教授都说,周玉兰的英语是地道的伦敦腔,而且还能随时切换到米国频道。语言天赋够牛,人家还会几种语言,都是精通的那种,听说了,是以前跟高人学的,至于是哪位高人,周玉兰一直不愿意透露。当然不管高人是谁,周玉兰本身就是个牛人,几种语言都能做到精通,还能随时切换。这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做到的。
周玉兰的优秀,让这群优秀的同学们也是很惊讶,甚至侧目,大家问到未来的职业理想时,谁也没有想到她居然说的是做一位大学老师,这是谁都没有想到的。至少未来的大佬们是没有想到的。
转眼四年,今天是在学校的最后一天。大家即将各奔东西,一群人第一次这么亲密的拥抱在一起。
只有周玉兰笑看一切,她还得继续留在燕大,她考上了研究生,还得继续学习。
“玉兰,你就好了,还可以继续深造,你说你这个小孩,怎么就这么好命,还能继续读书。”
鲁兰羡慕的看着四年如一日不变的周玉兰,真好,还能继续读书。她们要不是生活所迫,谁想离开校园。校园多好,多单纯。
“兰姐,我等着你们这些上班的人,以后轮流接济我。我就是一个穷书生。”
“行,只要在燕京,一定接济你。”
“那好,记住了。不许反悔啊,别到时姐夫说你。”
“他敢,我家还是我说了算。”
大学同学各奔前程,周玉兰还留在单纯的校园,她也没有闲着,正在着手写《知青》这本书,这本书里面全是她自己的经历和四年来对同班同学的采访,这四年她没有闲着,一直对班级,甚至年级不同的同学还有学校老师教授们采访,这些都是她的素材。
研一的第一年,她就把这本《知青》写了出来,之前一直陆续在报纸杂志上连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也真实的反应出来当时的一些下乡知青的生活状态。
书还没有写完,就已经有出版社联系周玉兰出书。与文教授商量以后,选了一家不错的出版社。
研究生到博士这几年的时间,她一共写了四本书,本本大卖,都是畅销书。
博士毕业以后顺利留在燕大教书,成为一位人类的灵魂导师。
周玉兰是希望她们以后考大学的,要知道上世她们也过得不是特别好,只是别“自己”强些。就是因为没有读大学,没有学历,在单位也下岗,没有工作,靠那点微薄的工资还有四处打工生存。
“还没有来得及,我是没有处对象,你问问于华处了没有?”
她们这些情况,周玉兰的也不是很清楚,只是大约记得她们结婚的时候,至于处对象的情况就不是很了解。
于华赶紧自己说:“我也没有,刚回来才几个月,就是处对象也会那么急,我们也不是七老八十嫁不出去的。”
“张慧,于华,你们相信我吗?”
“相信,怎么能不相信你,我们是一起长大的,知根知底的,
。”
“那好,你们先不要急着处对象,或者处了对象不要急着结婚,我现在和你们说的话,不许透露出去,我知道大约就是明年还是后年大约就要恢复高考,我知道很多大学教授已经被召回,现在正在编写教材,我想说的是,还有时间,你们把高中的教材和复习资料找齐,好好复习复习,你们比我下乡迟,高中是念完了的,基础比我好,以后争取考上大学,大学毕业分配的工作肯定比你们待在工厂要好,说不定那才是金饭碗。当然这些是我猜测的,你们可以不信。”
张慧和于华听了这话,都陷入思考中,谁不知道大学毕业分的工作比现在的好,说的不好听一点,现在回城的知青还有很多找不到工作,这会儿要是有份工作,大家都抢着要。工资福利大家都不敢往高的地方想。能有份工作就不错了。即使是扫大街的工作都有人愿意去干。
她们有份工作那也是很不容易的,但是要问她们喜欢现在的工作不,她们绝对会使劲的摇头,表示不喜欢。但是不喜欢又能怎么样,还不是一样要干,还得好好干。
于华想了想,又很担心的问:“玉兰,我信你,你上班的地方和我们的不一样,能接触到我们接触不到的一些大人物,你说的话肯定是有事实依据的,只是你说以后局势会怎样,不会等我们读完大学,又出什么岔子吧。”
周玉兰手指拨弄着桌子上的小茶杯,微笑的说:“于华,我知道你担心什么,我不敢保证社会到时会怎么变迁,但是局势肯定会朝好的方向发展,你要知道社会要发展,就得要读书,让大家都学习文化知识和科学知识,社会才会发展,要不社会就要倒退,古代也是如此不是吗?每一个新社会或者新国家刚形成的时候,总会有一段过渡和磨合的时期,之前我们遇到的一切也就是国家在磨合在过渡,对于我们这一代青年来说也是磨砺。未来的我们通过再读书,再就业,总有一天会成为这个国家的顶梁柱,为国家的发展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可能还有一部分会在发展的过程中迷失自己,但是我相信我们三不会,一定会在这个过程中过的越来越好。下乡的岁月也是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张慧一直忐忑的心中,此时却有了那么一些希望,她跟着点头,双眼发光,谁不想过的更好,有社会地位,有好的工作环境和待遇,还能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
被煽动点燃的两人跟着点头跟着幻想,“玉兰,我们相信你,会好好找复习资料的,还有你要找高中课本,你有吗?你高中没有读完,要不要和我们一起学习。”
她们多少有些担忧,周玉兰毕竟高中没有毕业就下乡去了。
“你们有空的时候,去我住的地方找我,我现在租的房子是一对老教授的房子,和他们住在一起,我们只要不吵大闹,他们不会说什么的,到时我们可以一起学习,遇到不会的问题,偶尔还可以问他们。”
“那太好了,以后不担心有问题不会了,我们三又可以一起学习。”
一顿饭,吃的很开心,买单的时候,还剩下不少菜,张慧和于华纠结的不行,想说吃了吧,可是刚才吃的是大米饭,她们俩忍不住多吃了一些,菜+汤+饭,肚子里面实在是装不下了,不吃又舍不得。
周玉兰好笑的看着她们,从挎包里面拿出来自己的双层饭盒,把这些菜打包好,递给她们俩:“你们俩带回去,明天早上还能吃,自己分分,记得过两天休息把饭盒洗好给我送到我住的地方去。”
“玉兰,这顿饭是你请的客,你带回去吧!”
“不,我在宾馆吃的比这好,你们带回去,还可以就着馒头再吃一顿,看看还有好些肉。”
推三阻四的最后还是两人提着饭盒走了回去。
周玉兰趁着夜色,一个人走回家,不知道什么时候,她把租的地儿也称为家,可能是这里能让她心安吧。心安处是我家。
回到四合院,徐教授和文教授还没有睡,在前院的书房等待着周玉兰,“玉兰,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晚?没有出什么事吧?”
周玉兰没有回房,和徐教授走进书房说话,夫妻俩都担忧的望着她:“没事,就是下班回家的路上遇到我爸,被他扯回家一趟,后来事情处理完了以后,和以前关系不错的小姐妹一起吃了饭,聊聊天。未来十几天我休息,我又能给您二位做饭咯。”
“怎么回事,怎么休息这么久?”
徐教授急了,一般单位怎么会无缘无故放这么久的假,再说了,那还是涉外宾馆。现在还有一个外国的考察团住在里面,玉兰负责的又是最重要的院子,怎么可能放假十几天,绝对是出事了。
“有点事,不过不大,就是我负责的院子里面有位叫查理的年轻人,不知道我们国家现有的国情,死缠烂打的追求我,即使我拒绝了无数次还有早就上报给领导,还是被有心人找更高领导打了小报告,为了减小影响我被放假,等考察团走了以后,我就能回去上班。不要紧的,领导说了,我又不是主动方,不算过错,只是现在形势就是这样,要注意影响。”
“嗯,这倒是。没事就好,正好,你文叔今天去老友家里,给你淘来了一套完整的高中课本和复习资料,你有事做了。”
“真的呀,那太好了,我还打算最近去废品收购站去淘的,不过文叔您朋友家里还有孩子需要高中课本吗?不要到时候又要回去吧?”
“不需要的,他们家里就没有人需要,大的都是大学毕业,小的又太小,用不上。你安心用吧。”
文教授就喜欢愿意学习的孩子,乐呵呵的说道。
“那就好,我怕我学到一半,人家又要回去。”
“不会的,不会的,放心学,遇到不会的,就来找我们。保证不比你在学校学的差。”
“我相信,肯定比在学校学的时候还要好。教授教我,多好的事情,不过文叔,我有两个小姐妹,她们也想学习,遇到不会的问题能问您不?”
“当然能问,欢迎来问。”
第47章 七五年~偏心父母10
高考的消息传来, 一直有准备的张慧和于华, 别提有多高兴。
她们不需要像别人一样再急急忙忙的去找资料和课本, 可以很从容的学习复习, 张家和于家一直都是知道的,他们之前一直让闺女处对象,可是闺女不听, 还每天都回来学习,他们就觉得很奇怪。一直问原因, 等到年后才知道大概原因。
开始还有点埋怨, 后来知道周玉兰的工作单位以后,他们就开始脑补,肯定是有内幕消息, 既然这样还是暂时别管的好。说不定以后家里的孩子是大学生, 都有了好工作。
现在消息传来,张家和于家是高兴的很,暗地里鄙视周家两口子,看看偏心偏的,闺女都不回去, 这几年都在燕京, 除了那一次被老周拉回来以后,再也没有回来过。他们也不知道周玉兰在外面混的有多好,涉外宾馆,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进的,就是有关系, 自己本事不过硬,也是不行的。
听家里闺女说,周玉兰经常能得到不少小费,都是外国钱,还有外汇券,他们也看到过闺女手里的外汇券,这样有本事的姑娘,周家两口子还不稀罕,真是眼瞎。
几个月的时间,在紧张的复习中一晃而过,很多人都是请假复习的,周玉兰一次假都没有请过。从今天开始,她将不再上班,后天就是高考的日子,兰苑宾馆的也有几位要参加高考的员工,宾馆为了照顾大家,有的早就请假复习,只有周玉兰从没有请过假,领导们也是看在眼里。
特意提前两天给她放假,让她回家放轻松,准备高考,这一届的高考有很多人参加,大家都能想象的到。
多少人期望通过高考改变命运,多少人期望通过高考回城,这是机会也是命运新的转折点。
“叮铃铃”这是高考结束的铃声,周玉兰顺着人群走到校园外面,深深的吸一口气,总算是考完了。
刚刚考完,外面下起小雨,坐在公交车上,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许多站在站牌下的人,都是刚刚高考完的人。
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因为这场高考改变命运。
高考完,继续上班,像个没事人一样,这两年她一次大杂院也没有回去过,周家人也从来没有来找过她,她很喜欢现在的生活状态。“自己”的愿望没有报复周家人的意思,只是希望远离,对前世的丈夫也没有想着报复。“自己”应该是怨自己上世不争气的吧,很多事其实不完全怪别人,都是“自己”不争气,胆子小,还有过于依赖不存在的亲情所致的。
所以愿望简单:只是远离周家人,不再嫁给上世的丈夫。
坐在燕大的教室里面,看着身边年龄不一的同学们,这里有很多后世熟悉的面孔,很多是经常出现在电视上面的人,想不到会和自己一个班级。
今天没有课,只是大家先到班级见见面,周玉兰右手边坐的是一位年龄比较大的大姐,一看就是当惯大姐,喜欢组织活动的人。
宋晓丽走上讲台,先是用手拍拍讲台,见大家都目光都望向了她,她满意的点点头,“大家好,我姓宋,名晓丽。今年三十岁,我想大家要不要先自我介绍,然后我们一起讲述一下各自插队的经历,毕竟我们干坐在这儿也不是那么一回事。”
“好,这个提议不错,我赞同。”
“赞同。”
“赞同。”
“赞同。”
“……”
一个班人数不多,就那么几十个,大部分都是知青,很少有应届的毕业生,大家都开始畅聊在乡下经历的一切,还有对未来的畅想。
这群都是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未来是他们这一代人所掌握的。
周玉兰一直静静的在听,却忘记了自己上去自我介绍,直到后面的同学提醒她,“同学,到你了,自我介绍。”
“啊,到我了,不好意思,我听入迷了,忘记了。”
周玉兰走上讲台,简短扼要的介绍自己:“我姓周,名玉兰,做过七年的知青,前两年返城在兰苑宾馆工作了两年,现在是你们的同学,希望在以后的四年里,能和大家成为好同学朋友。”
说完,在大家的诧异中走下了讲台,很多人都看着她,燕京本地的同学开始给外地的同学们科普,兰苑宾馆是什么地儿。那是涉外宾馆,还是专门招待外宾的地儿,有时候也招待国内的大人物。
反正一个中心思想,那就是一个特别牛的地儿,能接触的人可不一般,在兰苑宾馆上班的人,即使不考大学,也能有个不错的前程。
大家都开始议论,周玉兰没有炫耀的意思,这是她的经历之一,自己说出来总比以后别人说出来的好。
想到以后自己的打算,周玉兰很淡然,她虽然和这些未来大佬们是同学,可是她没有打算利用他们,也没有打算傍大腿。
自己也不求他们什么,既然无所求,也就不会刻意讨好他们,当然同学之间能友好相处,她也是乐意之至。
几位未来的大佬,也是若有所思的看着已经走下讲台的周玉兰,虽然他们现在还没有什么目标,却是有鸿鸪之志的人。自然关注点和别人不一样。
他们关注的是周玉兰在兰苑宾馆工作过,有方方面面的人脉,即使这其中有些大佬,日后是要进入政/治领域的,也不会嫌人脉多。
大学校园,宁静,惬意,来往的学生,脸上洋溢着满足的微笑。
抱着书本走在校园的枫林小道上,身边的宋晓丽,不停的吧嗒吧嗒,“周玉兰同学,你听见没有?”
“听见了,我会用心的。”
知道自己在兰苑宾馆上过班以后,大家都猜自己英语水平不错,好多人要求自己私下再教教他们英语,统一推最喜欢操心的宋晓丽出来跟自己说。
“那就好,那我去跟同学们都说一声,你答应了。不许反悔啊。”
“好,不会反悔。一个星期以后开始,我最近有点忙。”
宿舍里面的同学很多都是拖家带口的,还有夫妻俩都在燕京读书的,孩子也跟来了。整个就是救火现场。这些同学下课没有晚自习就拼命的往小家赶。
周玉兰下课以后,也赶往四合院,今天答应和张慧,于华聚会的。
她们也考上了不错的大学,都在燕京,她们已经有很久没有在一起聚会,好不容易约在星期天,大家聚一聚。
“我跟大家说的话,请大家记住,以后在私下的英语课中,我希望大家都是用英语交流,口语就是要大胆的说,才能有机会把口语说的流畅。别怕刚开始的时候说不好,也别怕出丑,都是从这个阶段过来的,没有人会笑你们。”
“记住了。”大家还是很相信周玉兰的,看看人家,英语说的那个流畅,就连曾经在国外留学过的教授都说,周玉兰的英语是地道的伦敦腔,而且还能随时切换到米国频道。语言天赋够牛,人家还会几种语言,都是精通的那种,听说了,是以前跟高人学的,至于是哪位高人,周玉兰一直不愿意透露。当然不管高人是谁,周玉兰本身就是个牛人,几种语言都能做到精通,还能随时切换。这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做到的。
周玉兰的优秀,让这群优秀的同学们也是很惊讶,甚至侧目,大家问到未来的职业理想时,谁也没有想到她居然说的是做一位大学老师,这是谁都没有想到的。至少未来的大佬们是没有想到的。
转眼四年,今天是在学校的最后一天。大家即将各奔东西,一群人第一次这么亲密的拥抱在一起。
只有周玉兰笑看一切,她还得继续留在燕大,她考上了研究生,还得继续学习。
“玉兰,你就好了,还可以继续深造,你说你这个小孩,怎么就这么好命,还能继续读书。”
鲁兰羡慕的看着四年如一日不变的周玉兰,真好,还能继续读书。她们要不是生活所迫,谁想离开校园。校园多好,多单纯。
“兰姐,我等着你们这些上班的人,以后轮流接济我。我就是一个穷书生。”
“行,只要在燕京,一定接济你。”
“那好,记住了。不许反悔啊,别到时姐夫说你。”
“他敢,我家还是我说了算。”
大学同学各奔前程,周玉兰还留在单纯的校园,她也没有闲着,正在着手写《知青》这本书,这本书里面全是她自己的经历和四年来对同班同学的采访,这四年她没有闲着,一直对班级,甚至年级不同的同学还有学校老师教授们采访,这些都是她的素材。
研一的第一年,她就把这本《知青》写了出来,之前一直陆续在报纸杂志上连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也真实的反应出来当时的一些下乡知青的生活状态。
书还没有写完,就已经有出版社联系周玉兰出书。与文教授商量以后,选了一家不错的出版社。
研究生到博士这几年的时间,她一共写了四本书,本本大卖,都是畅销书。
博士毕业以后顺利留在燕大教书,成为一位人类的灵魂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