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归来(重生)_分卷阅读_117
  那些粮商哪个不是成了精了的,自然闻风涨价,今日粮价比起昨日来,俱皆溢价三文。
  别小看这三文钱,毕竟,谁让陆三少屯的粮食多呢。郑达可是算过,已是足够把运费什么的全给平了不说,还能有可观的盈余。
  而这还只是开始。
  “不然,咱们先不卖?再等两天……”郑达直接建议道。
  “那可不行。”陆珦直接摇头给否决了,之前陆瑄可是嘱咐过,让陆珦切记他可不单纯是生意人,更是阁老府三公子,就须得要有阁老府公子的格局,“囤积居奇以待高价,那不成奸商了。卖还是要卖的,只你们眼睛放亮些,别被其他粮庄浑水摸鱼就成。”
  又分派了些其他事务,看看外面的天色,大雪依旧没有停的意思,不觉又起了点忧国忧民的心思——
  真是照这样下下去,叔父陆阁老他们怕是有得头疼了。
  不得不说陆珦这一回倒是猜的挺准。如果说第一日下雪时,众朝臣还不以为意,甚至为了来年的丰收,击掌庆贺,到了第二日,却已是有些愁上眉梢,到了第三日上,被压塌了房屋的数量直线上升,所有人终于意识到,怕是大事不妙了,这大雪已是确定无疑成灾了。
  便是身体虚弱的皇上,也强撑着上了早朝。
  “皇上,京城已是出现流民,要想个法子妥善安置,不然怕是会出乱子……”
  “粮价飞涨,须得有应对之策……”
  更有人直接道:
  “这场大雪太过突兀,莫非是上天示警……”
  陆明熙蹙了下眉头,刚要开口说话,不妨一个着兵部郎中服色的官员已是抢先出列,“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皇上,胶东传来急件,说是有流贼勾结倭寇犯我边境,还请皇上定夺。”
  一番话说得朝堂上登时一寂——
  要是一般流寇也就罢了,那可是凶名在外的倭寇!真是放任成长,动摇大正国祚的可能都有!眼下大雪突降,已为内忧,再有倭寇这个外患,真是不堪设想……
  有那有心人便想起方才有人说“上天示警”的言语,心里也不禁暗中嘀咕,难不成,是朝中有奸臣?抑或,真的是皇上私德方面……
  却是不敢再想下去。
  也有那明眼人却是瞧出来,这兵部郎中名叫梁坤,分明就是胡庆荣做了兵部尚书后,一手提拔起来的,乃是丝毫不掺假的胡太后的追随者……
  “胡爱卿是兵部尚书,既出了这等事,是不是已有了应对之法?”下面的混乱,皇上自然尽收眼底,却是不动声色的把视线对准了胡庆荣。
  没想到皇上直接把烫手山芋抛了回来,胡庆荣便有些头皮发麻,只皇上既然有问,也只得硬着头皮道:
  “以臣之见,大雪灾患不过芥廯之疾,倭寇犯边才是心腹之患,为今之计,还是赶紧委派一位沙场宿将,前往胶东平定祸乱才好。不然假以时日,倭寇势力已成,怕是会贻害千秋。”
  胡庆荣话音一落,袁烈当即上前一步:
  “皇上,微臣请战。”
  其实早在梁坤上奏说倭寇犯边时,便有无数道视线投向了武安侯袁烈——倭寇凶名在外,杀人劫货,手段不是一般的残忍,危害之大,根本就是朝野尽知。而放眼朝中,如果说还有哪位是大家一致认定,可以制衡倭寇的,也就是武安侯了。
  毕竟这位可是打仗的祖宗,一直以来,但凡袁家儿郎出马,就从无败绩,可那是从前,眼下无疑却大大不妥。
  实在是瞧今年这雪势,难保帝都这里就会太平啊!
  事关朝廷安危,如何也不敢放袁烈离开啊——
  倭寇怎么说也远着呢,雪灾和流民却是近在眼前。
  刚刚荣升为阁老的娄明远直接开口否决:
  “今年雪灾非比寻常,以昌邑为中心,方圆五百里尽皆大雪封门,大正泰半河山都被积雪覆盖,大批流民正往帝都而来,京畿安危,非比寻常,胶东半岛,袁将军却是去不得。”
  说着冲皇上一拱手:
  “臣以为,靖国公方文礼也算军中宿将,庆王牧守胶东,亦有守边卫土之责,不若拨一路人马给靖国公,前往胶东和庆王会合,戮力齐心,剿灭倭寇。”
  娄明远话音一落,朝堂中顿时一片附和之声:
  “娄阁老所言极是。”
  “臣也举荐靖国公……”
  一片附和声中,方文礼更是直接向皇上请命,誓言不平倭寇,绝不班师,登时赢得喝彩声一片。
  眼瞧着方文礼众望所归,皇上自然点头应允。
  胡庆荣静静瞧着眼前发生的一切,眼睛微眯,喜悦之意一闪而过——
  庆王沉寂已久,所缺的可不就是一个这样强势重返朝堂的机会?
  果然便是老天都护佑太后娘娘并庆王殿下,下了这么一场及时雪来。
  至于说袁烈,让他暂时居于中枢也算一件好事,毕竟,庆王那边,早已定好了应对之策……
  只希望这雪能下的时间再长些才好……
  一抬头,正对上娄明远看过来的视线,当下微微点了点头。
  十月二十九日,方文礼大军开拔;十月三十日,大雪停了一一下午,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老天爷终于开恩,天气终于要开始转晴了时,又再次变脸,大风陡起,温度持续走低之下,鹅毛大雪再次开始发威……
  十一月初一,皇上拖着病体,亲往太庙祭祀,同时写下罪己诏,昭告天下,雪势却是连绵依旧……
  “这鬼天气,真是中了邪不成!”朝中事务太多,袁烈已是数日都歇在官衙,今儿个好容易抽空回府,甫一进房间,感觉到扑面而来的热气,不觉舒服的长叹一口气。
  丁芳华忙迎上来,亲自服侍着袁烈除去外衣,又赶着让人把现成的羊肉锅子端过来:
  “……都是宁姐儿准备的,不独吃着暖和,味儿道更不是一般的好,你也尝尝鲜……”
  “火锅子?”袁烈明显有些讶异,“那是什么东西?”
  “是宁姐儿弄得。”丁芳华不是一般的骄傲,“阖府上下,便是老祖宗和母亲并小叔他们,也都赞不绝口,待会儿侯爷尝尝就知道了。”
  袁烈任她忙前忙后,忽然想到一件事:
  “咱们家的粮食还有多吗?还有木炭……瞧今年这天气,冷的时间可是长着呢。”
  “这一点侯爷放心,咱们家粮食也好,木炭也罢,可都是充足的紧呢。”丁芳华语气满是感慨,忍不住道,“我这会儿算是明白了,怪道了凡大师说咱们宁姐儿是个福慧双全的!”
  “不是你经办的吗?又关宁姐儿什么事?”袁烈听得一头雾水。
  “是我经办的不错,可要不是宁姐儿一再跟我说,多准备些粮食和木炭,侯爷以为,我想的起来吗?”丁芳华想想可真是后怕,亏得把女儿的话听了进去,不然袁家这么多人,这么寒冷的天气,依照往年的例准备的话根本不够,“听说啊,靖国公家因为买的碳太少,竟有下人活活被冻死……”
  亏那文氏还号称什么出身书香名门,心肠倒是狠。
  “咱们府里万不可出现那等事。”袁烈蹙了下眉头。方家的事,可不是早在私下里传开了,听说是因为文氏一向节俭成性,冬日里拨给下人的碳从来都是极劣的不说,还能省就省,不时克扣。可往年也就罢了,今年实在寒冷太过,昨日大街上就扒出了两具饿殍。
  可再怎么说,堂堂国公府也冻死人,未免让人觉得主子未免太过悭吝刻薄不慈不仁……
  这几日弹劾靖国公的折子可不已是雪片般飞上皇上的案头?不过是因为方文礼重任在身,前往胶东平定倭寇,全被皇上压下来罢了。
  还要再说,却在瞧见院外面正急匆匆走过来的人影时,又住了嘴:
  “宁姐儿来了呢。”
  嘴边不觉露出一丝笑意。
  几日不见,宁姐儿好像又长高了些呢。
  那边蕴宁已是跨过门槛,外面风雪太大,蕴宁眼睫毛上都沾了些。把个丁芳华给心疼的,忙不迭亲自拿了热毛巾,帮蕴宁拭去脸上的冬雪:
  “跑这么快做什么?瞧这一身的雪。”
  蕴宁脸上就显出些赧色来:
  “女儿担心爹爹会马上走……”
  “找我有事?”没想到蕴宁是来找自己的,袁烈不觉有些奇怪。
  “嗯。”蕴宁点头,却是回身从丫鬟手里拿过一黑一白两个盒子让袁烈过目,“女儿这些日子制出了些新药来——白色盒子里装的药膏治冻疮疗效最佳,白色盒子里是药丸,对于防止风寒效果甚好……”
  “什么?”袁烈登时坐不住了,几乎是抢的般从蕴宁手里接过两个盒子,呼吸都有些粗重,“宁姐儿的话当真?这样的药物你手里还有多少?”
  ☆、134
  不怪袁烈激动。实在是这些日子, 袁烈和手下做的最多的,就是带人到街上巡视, 安置流民之外, 更要处置各种突发事件。
  镇日里穿梭于风雪之中,别说手下将士, 便是袁烈手脚上都生了冻疮。别小看这冻疮, 先是红肿,接着就是奇痒, 然后疼痛难忍,严重了, 甚至有人胳膊腿都保不住的……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这几日行动上都受了阻碍, 若是寻常百姓也就罢了,这些将士可都是身负重任,随着流民日多, 肩上的担子也就越重,当真容不得出半点儿意外。
  袁烈前几日已是命人去各大医馆搜罗冻疮药, 可惜收获甚微,毕竟百姓的需求量也不是一般的大,以致因为冻烂溃面过大, 每天都要躺倒一批士兵……
  这些日子以来,袁烈可不是忧心如焚?
  再不想回家换个衣服的空当,女儿就给了自己这么大个惊喜。
  更别说还有那些风寒药丸了,这样滴水成冰的天气, 还有什么药比这个药更实用的吗?
  而且早已领教过女儿医术之精,既是宁姐儿亲口说药效甚好,那疗效自然非同一般。
  “如今每样各有一千盒。”蕴宁明显也有些忧心,“主要是做的过程有些繁琐,下一批药怕是还得等几天……”
  殊不知,于袁烈而言,已是极大的惊喜了:
  “竟是足有两千盒吗?已是足够解了为父的燃眉之急。”
  毕竟,派出去那么多兵士,才买过来多大点儿啊。
  更别说那些冻疮药还一个赛一个的死贵:
  “耗去多少银两,你尽管写个清单过来,我让人把银两支给你。”
  没道理女儿出了这么大力,还要倒贴银子。
  “行。”蕴宁倒是没有矫情,毕竟,还指望用这些银子做其他事呢,“还有就是,这些药物,外人问起,爹爹就说是咱们家里祖传的……”
  不管那郭耀祖是什么目的,可被他一闹,袁家的名声却彻底坏了,虽然不知道爹爹和小叔祖要如何应对,可能帮家里分担一下总是好的。
  袁烈想的却又不同,和当初袁成阳提醒的一般,女儿小小年纪,医名在外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就如同这次出手救治皇后,里面可就有极大的凶险。
  上一次太后本就有所怀疑,要是让她知道果然是宁姐儿插手了她和皇上之争,宁姐儿可就危险了!
  当下自然点头应允。
  “女儿另外还有个想头,药丸做起来麻烦,熬药汤却是容易。”蕴宁又道,“前儿个就跟娘提了这个事,娘亲的意思是,不然,咱们家就找个地方设个粥棚,还有施药的药棚,爹爹瞧着,把地方选在哪里的好?”
  “好,”袁烈越听眼睛越亮,当即拍板,“地方爹来选,粮食吗,就从府里出,至于施药这件事,宁姐儿就多操些心……你想想辙子就成,至于说具体去做,交给你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