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在攻略朕_分卷阅读_140
  第174章 战起
  类似茶馆里书生与百姓的对话不止发生在一处, 并非所有人都赞成战争, 但这一回情况不同, 大烟的问题必须解决,这种时候元清帝这几年不间断关于大烟的宣传便有了作用,基本上大都赞成给真腊一个教训。
  元清帝听到这些市井传来的消息, 心头欣慰,总算没有白费他让百姓开智的心思,多数人脑子还是很清醒的, 至于那些头脑不清楚的, 他自动过滤掉了,别说真腊, 他日后还想要将周边各国全都拿下来,届时这些人岂不是要气死。
  对他来说, 除了参战将士的家人有资格抱怨外,其他人没资格说不战。
  先不提开疆拓土是每个帝王都有的野望, 以大魏目前的发展趋势,盛世已经开始,而纵观历史, 盛世之后大都会转为衰败, 即便如今他正在逐步制定从古至今最为完善的制度,并且认真执行,但谁也无法保证这个制度能一直完损无缺的传承下去,更不能保证他之后的皇帝都如他一般勤政爱民,一旦出现一个昏君, 可能他辛苦建造起来的制度便会化为乌有。
  或者像他祖父神宗那般,大约做皇帝做得太久,到了晚年肆无忌惮昏聩起来,谁也管不住,若不是下头皇子们为了夺嫡反而做了不少实事,几方博弈将朝堂撑起来,说不定大魏延续不到如今,更不用说轮到他来做皇帝了。
  当然,也有一劳永逸的办法,即直接改制,改为君主立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再不用操心往后如何,甚至还能保大魏永存。
  但作为一个大权在握的皇帝,元清帝当然不会这么做,至少目前完全没有这个想法,至于什么民主社会就更不用提了。
  话说回来,盛世到来,且无意外定会持续很久很久,至少元清帝能保证自己在位时绝不会衰落。
  盛世是好,国力强盛,百姓安居乐业,万国来朝,但繁华很容易滋生安逸,安逸之下便是腐败,一旦生出懈怠之心,文恬武嬉,衰落远比强盛更快。
  所以元清帝更愿意在他活着的时候向外开疆拓土,不管是用武力侵占纳入版图,还是文化移民入侵传播世界,皆好过抱着这些先进知识安居一隅。
  将百姓的目光拉向远方,扩展到整个世界,总比只看到眼前,只惦记着在朝堂上玩弄权术来得好。
  虽说他也清楚不可能真的做到将全世界纳入版图,甚至想要将整个亚洲纳入疆土都有些困难,并非打不下来,而是打下来要治理不容易,距离和地理的原因,无法完全集权到皇城,除非如元佩黄修所言,等火车铁轨问世,一直铺设所有疆土。
  再者,随着皇后拿出来的种子越来越多,各种粮食也慢慢传到了其它各国,只怕迟早有一日会传遍全世界,包括原产地,要知道皇后拿出来的种子可是经过千年改良后的产物,产量与如今的原产不可同日而语。
  包括各种农具农书,这些都是无法避免被学走的,有了这些,它国也会迅速发展起来,虽说枪炮还未传出去,但未来一旦开战,总会传播开来,除非憋着永远不使用。
  若大魏沉溺眼前的盛世,等有朝一日它国发展起来,恐怕又要重蹈另一世界的覆辙。
  所以长远来看,是必须要朝外开疆拓土的。
  也正好趁着这个时候,给文官们他重武的信号,帮刘愿将新学扶持起来,趁着儒家还未扭曲到皇后世界明清时期的模样将其遏住,扭回正道。
  扼杀当然不可能,先不说不可能完全扼杀,元清帝也不会真的将儒学扼杀。
  朋党并非儒家独有,只要有人有利益,便自然而然会形成团体,没了儒学朋党,依旧会有新学朋党,除非人人都识字明理,在教育完全普及之前,他不希望看到一家独大,当一家独大时便会不思进取滋生骄纵,甚至扭曲了原本的学说,儒家就是最好的例子。
  若树立起对手来,即分化了势力,也将矛盾转移。
  而且儒家虽腐朽僵化,但就帮助大一统这点,他就不可能完全将其舍弃。
  学说不可当政,万不可将学说凌驾于政治之上,更不能被一种学说垄断。
  所以元清帝想要的是儒学和新学并立,至少目前是。
  至于日后是否会融合重塑,暂且不论。
  而这样抑文扶武会不会造成武官势大,这点不用担心,先不说如今军权主要捏在肃王手中,元清帝当初早就参考现代军制对大魏军队做了军改,从班、排、连、营、团到师,详细划分,编制明确。
  原本的监军改为监管委员,简称监委,也是现代所说的政委,随连配备,与将士一同在军中,专司军队日常,与将领共同管理军队,人事变迁,战功确认等必须得两方一同审核才算。
  最重要,监委如今有一项重要任务——教导将士们读书识字,以及一些能够传播的技能,以便将士退伍后能够快速找到谋生之路,如今哪怕是种田,也是需要通过农报悉心学习的。
  当然,现下各个行业新兴,正是需要青壮的时候,这些退伍士兵一退伍便有空缺填补,直接由朝廷统一按照在军中的表现做安排,丝毫不用担心无事可做,这样做只是为了早早形成规矩,方便将来职位饱和后这些将士有路可走,再者也是做给百姓看,让他们看到当兵的种种福利,无后顾之忧。
  还有一点,识字明理的将士退伍后也能更好的完成安排的职位,不管是继续为官做巡警交警还是去四通物流等,都比大字不识的好。
  军队每年都会有士兵退伍,班、排定期重新编排,又有监委与将士同领,大大减少了将领对军队的控制权。
  再者,所有军队按照一二三四数字来命名,也避免了那些杨家军赵家军的崛起,直接截断了有心之人想要拥兵的意图。
  再配合监委不间断爱国忠君的思想教育,还有何惧。
  何况如今天下太平,元清帝又非昏聩无度之君,百姓也开了智不会被轻易糊弄,哪有人会动不动想要造反。
  像刘和那般的前朝余孽如今也早已销声匿迹,盛世来临,哪有他们作乱的机会。
  元清帝还考虑日后恢复前朝武举,且在长安学院增添一门武学,或者说穿越者口中的体育生,这世上并非所有人都聪慧适合读书,那些考不上科举的可以走武举之路,不必为了科举年复又一年,即耽搁了前程,也浪费了人力。
  如此一来,往后也就不用监委费心教导将士,且说不得教育普及还要依靠武学,毕竟对寻常百姓而言,冲着科举去读书,代价太高,且还不知何时能有回报,若冲着武举,却只需强身健体,完成基础课业罢了,哪怕考不过,便是去种田,也比他人身强力壮。
  当然此事暂时只是元清帝的一个设想,眼下不是适合施行的机会,往后再说。
  真腊一事元清帝雷厉风行,与元佩和太傅商议后,便遣京中禁军迅速去边关与边军汇合,也不给真腊辩解反应的机会,直接送上了战书,可谓强势至极。
  报纸新闻登出来的时候,军队早已到了边关,这些年禁军时常外出实战,先前吴靖带兵出行倒并未引起他人怀疑,直到真相大白,众人才恍然过来。
  元清帝要让大魏百姓包括周边各国都知晓,事关大烟,绝无宽和的可能。
  真腊果然慌了手脚,真腊国王当即派来使臣和谈,然而使臣还未进京,便传来急报,真腊国王之子联合朝臣反叛,手刃了国王,将大烟一事全部推到了国王身上,表示全赖国王一意孤行,才使得大烟肆意,新国王向元清帝表示臣服,愿意继续拜大魏为上国,并且处理了当初研制出大烟的富家子弟,表示愿意配合全国禁烟。
  话里话外透着一个意思,希望能够看在属国的份上放真腊一条生路。
  元清帝看完只冷笑一声便丢到了一边,真腊国王其实并不昏聩,这一手只怕是他为了保住真腊刻意所为,自知逃不过一死,不如干脆演绎一场,占得大义,好让他放手。
  然而他一点也不想如了他的愿,若这一回就这样放过,先前对大烟定下的苛刻律法又如何实现,要知道如今大烟传到的可不只是真腊,蒲甘与交趾皆有被染的,甚至南洋诸国也有传到。
  交趾国王识趣,发现痕迹后便派人探明真相且呈给了大使,这也是因为其一早便附议学习大魏禁烟的缘故,使得大烟在交趾一出现便被举报,否则只怕沦为真腊一样的境地,蒲甘则不然,元清帝虽不会责惩蒲甘,但也不会派人去帮忙,若蒲甘能自行遏制住便罢了,若遏制不住正好趁着这回将它和真腊一起拿下。
  元清帝义正言辞驳回了真腊使臣的请求,一边派人将他们安稳送回国,包括驻扎长安的真腊大使,一边旨令快马加鞭到边关,大魏与真腊正式开战。
  这一仗几乎是压倒性的胜利,吴靖带领四师几乎直线挺进真腊国都,沿路那些饱受大烟摧残和迫害的真腊百姓甚至欢迎魏军进城。
  这就看出了文化入侵的作用,以及放开行商,从日常的衣食住行,到报纸舞台剧话本漫画等等,几乎每一样都在向它国不间断输出,尤其真腊乃大魏邻国,各种新鲜事物传输的容易且迅速。
  在真腊百姓眼中,大魏便是上国,各处繁荣,叫他们无比欣羡,当然这里面也有吴靖派斥候兵沿路散播舆论谣言的作用,百姓们一听魏军杀来,势不可挡,自是保命要紧。
  真腊等级森严法典严苛,土地皆由王室贵族掌控,百姓需缴纳地租才能耕种,下层平民奴隶对上层王室贵族本就多有不满,如今有人舆论诱导,很容易倒戈。
  吴靖行军顺利,蒲甘却是吓破了胆子,一边急忙遏制国内大烟流传,一边迅速遣使臣来请罪,蒲甘国王为表诚意,使团领头的是一位王子,说是向往大国风范来顺道学习,实际是作为人质,元清帝也不客气,直接让人留下了。
  其它各国见此情形纷纷沉默,哪怕原本强势与大魏辽国三国鼎立的匈奴也一声未吭。
  而就在真腊一战顺利进行的同时,辽国那边也终于有了动静。
  第175章 伏诛
  从辽帝驾崩至今已三月有余, 一国三月无国君, 这在大魏是绝无可能之事, 辽国竟真的做到了,实在叫人哑然,主要是有辽太子和皇长孙在, 在多数朝臣看来,这皇位总归会为他父子二人所得,且不管谁上位都是正统, 拖些时日也无妨, 何况此事也事关他们切身利益,不得不斗, 若换成其他王爷皇子,绝无可能撑得这样久。
  辽太子和皇长孙也知道不能长久, 但两父子矛盾已深比鸿沟,说是父子, 倒更像仇人,辽太子并非只皇长孙一子,皇长孙下头还有四个异母庶弟, 其中最小的是太子宠妃所生, 极得太子宠爱,太子妃早已逝世,皇长孙在辽太子面前可谓孤立无援。
  否则两父子也不会成现在这般,皇长孙的子嗣也不会一折再折,以至于至今膝下只有一个病怏怏的庶子, 偏辽太子未继位一日,皇长孙便不得另开府邸,只能与其父一同住在东宫,直到辽帝薨逝,才得以抽身,后院很快便有妃嫔怀孕,这下更验证了他子嗣单薄的蹊跷。
  生母的病逝,子嗣的夭折,皇长孙与辽太子之间绝无缓和的可能,辽太子也深知不能让皇长孙上位,否则他只有一死,连同宠妃幼子也都没了活路。
  这样深的矛盾,父子两如何甘心握手言和,楚王便是拿捏住了这一点,无所顾忌,甚至这两父子会变成如今这般,他恐怕没少在其中出力。
  至于说这矛盾中有没有大魏的手笔……
  元清帝笑而不语。
  总之,三个月的僵持,终于楚王率先按捺不住兴兵北上,他虽手握大军,但五十万大军吃喝住行皆是问题,三个月的空耗,便是他事先有再多准备也耗费不起,他心怀大业,又岂能肆意搜刮百姓,若再耗下去,只怕不用起事,从内里便会溃散。
  辽太子和皇长孙也是仗着这一点不着急对外,内里斗得热火朝天,这也是他们朝大魏求援的原因之一,有大魏帮忙牵制,楚王更会顾及许多。
  然而又怕大魏趁火打劫,并未让魏军真的入关。
  元清帝对这两父子的厚脸皮也是有了见识,既想要帮忙又不希望被人染指,哪有这等美事,毫不客气大开口要了五座城池。
  辽太子和皇长孙竟也丁点不犹豫便答应了,大约在他们眼中眼下没有比先夺到皇位更重要的。
  不过也正好,用五座城池麻痹住他们,好过让他们心有警惕,发觉他的真正目的。
  元清帝自觉自己这些年展露给各国和平友好的印象还是很深入人心的,不然换成匈奴或辽国帝王,手握这样精锐的将士和武器,只怕早就迫不及待要开疆拓土了。
  楚王孤注一掷,一鼓作气兴兵直指大辽京都。
  辽太子与皇长孙暂且放下内战对外,调动兵马迎战,虽说求了大魏援助,但万不得已,还是不希望大魏插手其中。
  肃王看完辽国使臣送来的手谕,心中哂笑,转头叫副官递给下首几个师将和监委。
  最先看完的一师师将率先冷嗤:“这父子两倒是打的好主意,明明有求于咱们,却还这般高高在上指手画脚。”
  说完冲旁边的一师监委求赞同,却见对方面露沉吟没有搭理他,悻悻收了回去。
  二师将不满道:“只怕他二人先前来求援就打的这个主意,只想让咱们帮着震慑楚王,并不希望真正派兵。”
  二师监委没说话,只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五师将皱了皱眉,和身边的五师监委交换了个眼神,没有立刻发表意见。
  剩下几个师将和监委正在传阅。
  肃王道:“既已与辽国签契,那便依着他们说的来,若辽太子与皇长孙能应付的了,也省了将士们去厮杀。”
  副官笑着附和:“可不是,既然那辽太子自觉能应付得来,咱们又何必浪费军力,若撑不住,自会派人来求援,不急。”
  “可这万一没来求援,咱们岂不是白跑一回?”一师将耿直,快言快语。
  其他几个师将显然也都跟他一个想法。
  这些年兵力越发强盛,实战的机会反而越来越少,各省各府的匪徒剿灭一空,起初还有救灾能赚取战功,但随着堤坝水车沟渠等等修筑起来,各地风调雨顺,也就有过两次地动,还被先知先觉并未酿成大灾,地动之前会有的征兆如今谁人不知,还有什么地震多发地带之类的知识。
  于是想要立功升迁越来越难,根本没有机会!
  如今好不容易开战,不说他们这些师将,下头士兵们摩拳擦掌等着立功,哪怕是个三等功都成,将来退伍分配也能分配的更好,那些有战功的将士的待遇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
  “那便撤回。”肃王何尝不知道手下的心思,神色不变,淡淡道,“行了,今日召你们来只是通知一声,都下去吧,回去管好手下的兵,若出了事一律军法处置!”
  “是!”
  军令一下,几人瞬间收敛,齐齐正色应声。
  而等众人退下,肃王朝副官道:“布置在两军中的人可都准备好了?”
  副官这会敛了笑容,神色肃然:“是,零三六计划正在施行中,最多半月便会见结果。”
  肃王看着桌上的手谕眯起了眼。
  什么撤回,当然不会撤回!
  他已经等了这日许久,比对匈奴都要急切,自从从穿越者口中得知灭掉与大魏同时期的宋的源头便出自辽,他便知道辽一定要灭,八年过去,终于时机到来,定要一击即中,彻底拔除!
  这些年他早早就在辽国安插了人手,从皇宫到民间到军队,楚王便是不争,他也会让他争,没有楚王还有其他王,可惜许王死的太早,若他活着,辽国更乱。
  什么声援辽国,什么按兵不动,他要两方务必打起来,两败俱伤是最好。
  准备了这么久,绝不容有半丝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