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相亲记_分卷阅读_6
新鲜出炉的萧侯刚回府就接到了这么一个消息,还有些回不过神来:“萧家二房的人?谁阿?”
老管家是服侍萧锦初祖父的老人了,虽然挂着个管家的名头,如今只负责颐养天年就好。这会儿得了信,也颤颤巍巍地拄着拐杖跑了来。“江州乃是郎主的堂兄弟一支,算来是女郎从弟。”
见小主人仍是一脸莫名其妙,老管家喘过一口气,又掰开揉碎讲了一回:“老令公当年有兄弟三人,郎主承的是长房。前朝乱起时,为了保住族中根基。便公议由郎主往兖州,二房往江州,三房往荆州,各避兵祸。后来的事,郎主也给女郎说过……”
何止是说过,原本一门兴旺,就因为战乱而落得凋零不堪。此乃祖父生平恨事,萧锦初到现在想起那些谆谆教诲都是心有余悸。
“往荆州的那一路也是七折八损,二房的运气却是不错,一路平安到了江州,就在当地落了户,渐渐成了气候。但比起以往萧家兴盛的时候……”老管家是世仆,心心念念都是主家的繁荣,提起这些事不免伤感。
“行了,诚叔,我知道了!” 萧锦初赶紧按住了话头,“既然从曾祖父算起是一脉同支,而且当年祖父也有心把我托付过去,都是一家子骨肉血亲。既然来找了我,我必会好好照应的。”
把唏嘘不已的老管家哄了回去,萧锦初整整衣冠,就准备去见那素未谋面的族弟。
萧锦初连年在外征战,京中的将军府虽然早就赐了下来,但大半时间都是空着,一直是宫里派人帮着照管。
如今眼看要回京长住,她师兄索性连管事带仆妇一并赐了下来。是以虽然主人不在,客人却被管待得很周到。所携的仆人、车马、行李俱已安置妥当,就剩那一对兄妹在正堂等着萧将军接见。
一路上,常管事忙不迭地把经过先报备一番,又不失时机地询问要不要先沐浴更衣一番再去呀?毕竟自家主人的身份已经不同了!
常管事早前就在宫中当差,虽被赐了出来,老关系还是不少的。自接着封侯的消息,阖府先欢庆了一回。如今盼到侯爷回来,自然要赶紧表一表功。
“兄妹俩?先前不是说就只有一个嘛。”且不忙理会那些繁琐的小事,萧锦初就有些奇怪。
常管事赶紧解释道:“拜贴上就落了小郎君一个的名讳,等人都接进来了,才知道是同妹妹一起上的京。”
“先见了再说!”
虽说时下皆是阖族共居,讲究一个亲亲尊尊。但在萧锦初二十五年的人生里,对于亲戚这两个字实在有些陌生。
盖因她的情况特殊,从祖父起就族人离散,不得不避居乡里,随后父母早丧,跟着先生到了东郡王府,亲近的人一只手就能数得完。因此她也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族弟族妹才算恰当,只得走一步看一步。
相比萧锦初的一片茫然,萧靖远和萧静宜对这位族姐却是如雷贯耳。打他们还上蒙学的时候,萧锦初已经受封折冲少将,对着北狄开片了。
随着他们年纪渐长,这位族姐的官也是越做越大。方才听府内下人议论,居然已经封到了新平侯,实在让两片忐忑而崇敬的心,又受了一次震荡。
因此一见着身穿绛红纱衣的女子迈进门来,两人简直就是从座席上跳将起来的,萧修远还险些被几案绊了一跤。
“见过阿姊!”
“且别忙,都是自家人,不在乎这一会的礼数。”被小吓了一跳,萧锦初赶紧虚压了压手,示意那两兄妹都坐下。
各自落座,萧锦初这才有空仔细打量一番。萧靖远不过十八九岁的光景,萧静宜更小一些。兄妹俩长得挺像,都是鹅蛋脸,男的瞧着斯文,女的看着秀气。且都很懂礼数,除了最开始那阵有些激动,等坐下喝了几口茶就进入了状态。先叙一叙温寒,再表一表身份,彼此排个辈分。
于是萧锦初知道了这对兄妹在族中排行乃是九和十四,很快便一口一个九郎、十四娘这样称呼起来,关系顿时就拉进了不少。
眼看家常拉得差不多了,萧锦初开始切入正题:“之前我在交州,书信往来不便,也没接到你们要来京城的消息,否则该早做准备才是。”
萧靖远也很知情识趣,晓得自己这一行人来得有些仓促,需得好生解释一二。“阿姊公务繁忙,原不该叨扰的。只是族人迁居江州已久,对京中诸般情形不大了解,这才托庇到门上。”
“自家人客套话就不多说了,有什么我能帮得上忙的,尽管开口。”信手拈了一块桂花酥,萧锦初在心中已经有了番计较。二房在江州扎根已久,忽然派人上京来必然是有事,且是颇重要的事情,说不得就要自己出把力。
萧靖远与妹子对视了一眼,倒是瞧着柔弱的萧静宜先开了口:“家中命我陪阿兄上京乃是为了参加此次吏部铨选,借住在府上已经添了许多麻烦,怎么好让阿姊再费心!”
铨选?萧锦初其实是愣了愣,只是面上不显,不紧不慢地把口中的桂花酥先咽了下去,一边给侍立的常管事使了个眼色。
“今年有铨选吗?”
之所以有这样一问乃是因为时下选官以察举、征召为主,不管从下往上举荐,还是从上而下征辟,都是随缺随选的。
而萧静宜所说的铨选又不大一样,先由地方推举候选人,或有才、或有德、或有祖荫,反正就是有资格候补成为官员的,全部到吏部来参加考试。因为范围很大,人数也多,并不是定制。一般只有在大量官位从缺,或者是皇帝特旨才会有的。
萧锦初平时也看邸报,但她毕竟是个武官,选官之事又不必她出主意参谋,难免就不大上心。
常管事不愧为宫中出身,对朝上的事也是门清,当即回覆道:“是,去岁圣人下了谕旨,命各州郡有资格入选者在开春前悉数至京,尚书令总揽此事。”
萧靖远察言观色,赶紧接了一句:“家中也是接到消息后就令我好好闭门读书,以备应选。”
不管才学怎样,知道闭门读书总是好事。萧锦初琢磨着,这个族弟相貌不差,家世也能看,她再帮着从安素那里走个关系,品级不敢说,在京中觅个职位是没问题的。
想来二房也是做了这个打算,否则以其在江州经营了这么些年,哪里不能安排呢?非要特特上京来。
打定了主意,萧锦初的态度也就异常和蔼,俨然把自己定位成了一位关心族弟的好长辈。“俗话说得好,习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如今世家子弟良莠不齐,每日只知浪荡游乐的不在少数。九郎知道用功上进,必然能有所斩获。”
怕他俩拘谨,又补充道:“如今离铨选还有些日子,你们就安心住下,一应需要都可以找常管事。”
念着他们是远道而来,关怀勉励了几句便令其退下好生休息。族姐这份难得的亲切直把萧靖远兄妹俩看得面面相觑,虽摸不着头脑,只得先谢过不提。
这头把亲戚打发了,萧锦初就准备找常管事好好说一下接下来要办的几件事。
她封爵的旨意已经下了,对外的名刺,谢恩的上表,自然有长史和司马去做。萧锦初好歹做了这些年的将军,僚属们也是熟惯的,她也不需多操心。
仪仗、服饰、车马,包括父祖的追封,这些虽然都有朝廷来办,但府里也不能闲了。所有一应赏赐需要记档,包括衣服的尺寸,三代姓名等等都要报上去。这些是内务,就需仰赖管家了。
巧的是常管事也算是新官上任,正憋足了劲想在主人面前显显能耐。故萧锦初还没张口,他已经列了个条呈,洋洋洒洒把待办的细务都列了一遍。
萧锦初粗略扫了两眼,不禁有些感慨:师兄实在是考虑周详,晓得她不通庶务,就给她派了个办事精细的管事来。
当下拍板:“很好,既然你已经有了数,就放手去做。我已经应了同僚,过几天要摆酒宴请,你一并准备了吧!”
常管事得了信重,也是摩拳擦掌,誓要把侯府这桩首要差事办得漂漂亮亮。
作者有话要说: 本书背景为架空,不过主要以南北朝时期为蓝本。所以,同志们,你们以后这里头说的喝茶就是拿茶叶泡一泡?太天真了!
哪怕是唐朝陆羽提倡的清饮派,都至少都是要加盐的。其他配料就更多了,生姜、桂皮、葱、酪(牛奶、羊奶)、大枣……难怪那时候有个叫法,管茶叫“茗粥”,我估计喝起来应该和现在的酥油茶口感相似。
小课堂结束,希望大家看得开心y(^_^)y
第8章 侯府夜宴
要说萧锦初打算得不错,常管事也是个能干人,但因着第二日散朝后尚书令大人来了一趟,这些准备就全作废了。
安尚书不仅解决了萧锦初纠结的要不要去太尉府参加吊唁这个难题,顺便还带了皇上的口谕过来。
因为怕她新开府邸人不凑手,又没什么经验。萧侯这个庆祝封爵的宴席,她师兄帮她包了。就定在三日后,酒席由司膳局派人来指点,歌舞乐伎由司乐局提供,乃至侍宴的从人婢女,都从宫里借调。
这一道晴空霹雳,让常管事一边痛哭流涕感念天恩浩荡,一边暗暗咬着衣角深恨自个无用武之地。
随着各路司官走马上任,萧锦初只觉眨眼的功夫,自个的将军府,如今该称作新平侯府,就变得极其热闹起来。
府邸本就是新的,地方十分敞阔。之前曾是公爵府,因罪坏了事自然就收归了朝廷。因皇帝偏心,又特意里外翻修过,连着花木都换了,端的是气象一新。
朝野中虽有许多人极其瞧不上萧锦初这个武妇,但禁不住识时务的更多。且看她如今掌着京卫,那就是实打实的权柄。更何况,认真算起来她是出身世家,这就与那些个莽夫要有所区别。因此来赴宴的除了各路将军,也有不少士族重臣给了面子。
一时间,真可谓是筵开十里,高朋满座。
虽然有皇帝的旨意,帮着把席面、仆从、花卉、舞乐……都给解决了,但常管事仍是忙了个脚不沾地。
一来道贺的客人之间不全是一片和睦的,谁与谁是姻亲故旧,谁与谁有宿怨旧恨,还有虽是姻亲亦有矛盾的……座次安排简直是一门大学问,对京城二十年内八卦没有研究的都难以胜任。
二来宾客男女有别,这就要分开设席,也要分别派人接待。难的是他家侯爷虽是女子,却得以应酬外面那摊为主,招待女眷的任务就这样落到了初来乍到的萧静宜头上。
萧静宜初听得这个消息简直要哭出来,怎么都点不下这个头。她哥哥也很忐忑,抓着常管事就诉苦:“她一个未出阁的小娘子,怎么好给阿姊的后宅做主,委实不妥。”
“九郎,并非小的强人所难,此乃侯爷亲自点的将。若是十四娘子不愿,也只得去与侯爷说话。”常管事正忙得不见天日,只客客气气地留了这么句话。
这回,萧静宜是真哭了。原以为随着哥哥上京,不过是照顾衣食而已,没想到竟遇上了这样见世面的机会。倒是萧靖远又领教了一番族姐如今的声势,心里别有计较,当即安慰道:“你且别急,以我之见,这回侯府宴客对妹妹来说,当是个天大的机缘。”
“阿兄此话怎讲?”萧静宜终归也是世家大族出身,心里虽惶恐,此时也只得抹了眼泪听一听哥哥的看法。
“我此次来固然是为了在京中求取一个前程,难道阿宜就不是吗?”听阿兄一语道破了天机,萧静宜不由露出几丝羞怯。
萧靖远继续说:“咱们家在江州固然是郡望,到哪里都有人捧着。然而京中豪族何其多也,我如今尚不是官身,要想为你觅个好归宿谈何容易。此次阿姊封候,来贺的俱是朝中大臣,岂不是你的机缘到了。”
“阿兄是说……”
“自来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然小娘子都养在深闺,是贤是愚也不过是落在名声二字。只要阿宜拿出世家女的风范,好生款待那些夫人们。不说阿姊要谢你为她分忧,一旦传个好名声出去,要找个佳婿自然事半功倍。”
这说法确是有道理的,萧静宜也是个果断女子,否则家中那么些女郎,不会独独挑中她来京了。
咬咬牙硬接下这个差事后,回头就找常管事要了个客人的名册,开始苦记各位女眷的姓氏背景。幸好在家时也学过谱系,此时融会贯通一番也不算太艰难,倒惹得萧锦初赞了句没看错人。
赞完了,她让常管事开库房取了十匹帛以资鼓励,随后就不见人了。可怜的族妹依旧漏夜攻读,唯恐出头不成反丢了萧家的脸,真应了那句能者劳而智者忧,闲人无所求。
虽说萧锦初身为征东将军要上朝点卯,下场练兵。但待到宴请那日,她可就摆不起威风了,华灯初上就被架在了大堂前。
皇上派来的司服局女官眼光自然是不俗的,缃色广袖大裳配缥色下裙,一头青丝用玉冠束起,显得肤色白皙又不流于轻浮,颇得了些惊艳的目光。萧锦初倒没怎么察觉,实在是里里外外一通应酬,套话说得多了,脸皮笑得都有些僵。
衣香鬓影,觥筹交错,眼前这一幕就算按着最严苛的标准,也不能算她招待不周。可这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偏让萧锦初有些提心吊胆。
思来想去,她只得归结于近些日子与宴会犯冲的缘故。上一回华林园的案子还没破,傅五的丧礼倒已经办完了。虽然宫中赐了典仪,但终归傅太尉健在,不宜大操大办。
蒋澄接了个烫手山芋也依旧在忙,乃至于今天这种日子都没来凑个热闹,让萧锦初颇有点不适应。
好不容易到宴席过半,除宁远将军与奉车都尉拼酒,喝大了让家人提前接去,再没出什么乱子。内院的夫人们对萧静宜评价也是颇高,这位侯府新来的小娘子长得很清秀,进退得宜,行止有度,不愧世家出身。特别是有那么一位彪悍的族姐做比,真是佳妇人选。
萧锦初正要把提了一半的心给放下,一转眼就瞧见常管事朝着自己急急行来。得,这心还是放早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短小了些,下章继续努力哈!
第9章 神医妙手
“怎么啦?”常管事虽然是仆佣,但到底是伺候过天家的,平时也讲究个宠辱不惊。眼下神色却分明有些着忙,是以萧锦初直觉就是不好。
果然是出了问题,只是没出在府内,倒是出在了府外。“瓦官寺传来消息,老管家得了急病。”
这一下萧锦初也皱起了眉头,老管家从祖父年轻时开始侍奉,一路历经战乱离别。好不容易她有了出息,七十多高龄仍不肯待在府里享福,非要去瓦官寺住着替老郎主消业。人到七十古来稀,虽然前几日见着还好,可这把年纪说急病,那多半是阎罗殿来索人了。
“替我备马,我去一趟。”
“可这宴席未完……”常管事就有些犹豫,府里统共就这么一个正经主人,到散席时都没人能替着送客。
“老管家照顾了我一场,总得最后见一见。内院有十四娘,外头你替我给尚书令递个话,让他先帮我照应着,我快去快回。”萧锦初扫了一眼刻漏,当机立断道。
眼看快要打初更,街上行人稀少,冷风扑在脸上倒是解了一些酒意。萧锦初单人独骑从侧门出了府,径往城南瓦官寺而去。
这座寺庙自前朝而建,据说文帝曾亲临听慧力法师讲道,因此声名鹊起。老管家并未舍身出家,长住僧院多有不便,便在附近赁了间临街的房子。
萧锦初赶到时,只见那不大的门面居然聚满了人,不由心头咯噔一下,难道是她来得迟了,老管家竟已经去了?
正犹疑间,照顾老管家的小厮二狗端着个盆,费劲从人群里挤了出来,一抬眼就看见了自家主人,赶紧唤了声女郎。
信手把马拴好,萧锦初拧着眉,大步走上前去:“哪来的这么些人?”
“都是些街坊,听说神医来了,都围着看呢!又不好赶……”二狗肩上搭了块布巾,苦着一张脸禀告。
眼看刚挤出来的通路又给堵死了,赶紧拔高了嗓子:“诸位高邻,且让一让、让一让…是我家女郎来了。”
“什么神医,老管家不是一直从瓦官寺的僧医那里拿药吃,几时就成了神医了?”踏着二狗好不容易开出的路往屋里走,萧锦初眉头锁得越发紧,别是招了什么江湖骗子上门吧!
老管家是服侍萧锦初祖父的老人了,虽然挂着个管家的名头,如今只负责颐养天年就好。这会儿得了信,也颤颤巍巍地拄着拐杖跑了来。“江州乃是郎主的堂兄弟一支,算来是女郎从弟。”
见小主人仍是一脸莫名其妙,老管家喘过一口气,又掰开揉碎讲了一回:“老令公当年有兄弟三人,郎主承的是长房。前朝乱起时,为了保住族中根基。便公议由郎主往兖州,二房往江州,三房往荆州,各避兵祸。后来的事,郎主也给女郎说过……”
何止是说过,原本一门兴旺,就因为战乱而落得凋零不堪。此乃祖父生平恨事,萧锦初到现在想起那些谆谆教诲都是心有余悸。
“往荆州的那一路也是七折八损,二房的运气却是不错,一路平安到了江州,就在当地落了户,渐渐成了气候。但比起以往萧家兴盛的时候……”老管家是世仆,心心念念都是主家的繁荣,提起这些事不免伤感。
“行了,诚叔,我知道了!” 萧锦初赶紧按住了话头,“既然从曾祖父算起是一脉同支,而且当年祖父也有心把我托付过去,都是一家子骨肉血亲。既然来找了我,我必会好好照应的。”
把唏嘘不已的老管家哄了回去,萧锦初整整衣冠,就准备去见那素未谋面的族弟。
萧锦初连年在外征战,京中的将军府虽然早就赐了下来,但大半时间都是空着,一直是宫里派人帮着照管。
如今眼看要回京长住,她师兄索性连管事带仆妇一并赐了下来。是以虽然主人不在,客人却被管待得很周到。所携的仆人、车马、行李俱已安置妥当,就剩那一对兄妹在正堂等着萧将军接见。
一路上,常管事忙不迭地把经过先报备一番,又不失时机地询问要不要先沐浴更衣一番再去呀?毕竟自家主人的身份已经不同了!
常管事早前就在宫中当差,虽被赐了出来,老关系还是不少的。自接着封侯的消息,阖府先欢庆了一回。如今盼到侯爷回来,自然要赶紧表一表功。
“兄妹俩?先前不是说就只有一个嘛。”且不忙理会那些繁琐的小事,萧锦初就有些奇怪。
常管事赶紧解释道:“拜贴上就落了小郎君一个的名讳,等人都接进来了,才知道是同妹妹一起上的京。”
“先见了再说!”
虽说时下皆是阖族共居,讲究一个亲亲尊尊。但在萧锦初二十五年的人生里,对于亲戚这两个字实在有些陌生。
盖因她的情况特殊,从祖父起就族人离散,不得不避居乡里,随后父母早丧,跟着先生到了东郡王府,亲近的人一只手就能数得完。因此她也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族弟族妹才算恰当,只得走一步看一步。
相比萧锦初的一片茫然,萧靖远和萧静宜对这位族姐却是如雷贯耳。打他们还上蒙学的时候,萧锦初已经受封折冲少将,对着北狄开片了。
随着他们年纪渐长,这位族姐的官也是越做越大。方才听府内下人议论,居然已经封到了新平侯,实在让两片忐忑而崇敬的心,又受了一次震荡。
因此一见着身穿绛红纱衣的女子迈进门来,两人简直就是从座席上跳将起来的,萧修远还险些被几案绊了一跤。
“见过阿姊!”
“且别忙,都是自家人,不在乎这一会的礼数。”被小吓了一跳,萧锦初赶紧虚压了压手,示意那两兄妹都坐下。
各自落座,萧锦初这才有空仔细打量一番。萧靖远不过十八九岁的光景,萧静宜更小一些。兄妹俩长得挺像,都是鹅蛋脸,男的瞧着斯文,女的看着秀气。且都很懂礼数,除了最开始那阵有些激动,等坐下喝了几口茶就进入了状态。先叙一叙温寒,再表一表身份,彼此排个辈分。
于是萧锦初知道了这对兄妹在族中排行乃是九和十四,很快便一口一个九郎、十四娘这样称呼起来,关系顿时就拉进了不少。
眼看家常拉得差不多了,萧锦初开始切入正题:“之前我在交州,书信往来不便,也没接到你们要来京城的消息,否则该早做准备才是。”
萧靖远也很知情识趣,晓得自己这一行人来得有些仓促,需得好生解释一二。“阿姊公务繁忙,原不该叨扰的。只是族人迁居江州已久,对京中诸般情形不大了解,这才托庇到门上。”
“自家人客套话就不多说了,有什么我能帮得上忙的,尽管开口。”信手拈了一块桂花酥,萧锦初在心中已经有了番计较。二房在江州扎根已久,忽然派人上京来必然是有事,且是颇重要的事情,说不得就要自己出把力。
萧靖远与妹子对视了一眼,倒是瞧着柔弱的萧静宜先开了口:“家中命我陪阿兄上京乃是为了参加此次吏部铨选,借住在府上已经添了许多麻烦,怎么好让阿姊再费心!”
铨选?萧锦初其实是愣了愣,只是面上不显,不紧不慢地把口中的桂花酥先咽了下去,一边给侍立的常管事使了个眼色。
“今年有铨选吗?”
之所以有这样一问乃是因为时下选官以察举、征召为主,不管从下往上举荐,还是从上而下征辟,都是随缺随选的。
而萧静宜所说的铨选又不大一样,先由地方推举候选人,或有才、或有德、或有祖荫,反正就是有资格候补成为官员的,全部到吏部来参加考试。因为范围很大,人数也多,并不是定制。一般只有在大量官位从缺,或者是皇帝特旨才会有的。
萧锦初平时也看邸报,但她毕竟是个武官,选官之事又不必她出主意参谋,难免就不大上心。
常管事不愧为宫中出身,对朝上的事也是门清,当即回覆道:“是,去岁圣人下了谕旨,命各州郡有资格入选者在开春前悉数至京,尚书令总揽此事。”
萧靖远察言观色,赶紧接了一句:“家中也是接到消息后就令我好好闭门读书,以备应选。”
不管才学怎样,知道闭门读书总是好事。萧锦初琢磨着,这个族弟相貌不差,家世也能看,她再帮着从安素那里走个关系,品级不敢说,在京中觅个职位是没问题的。
想来二房也是做了这个打算,否则以其在江州经营了这么些年,哪里不能安排呢?非要特特上京来。
打定了主意,萧锦初的态度也就异常和蔼,俨然把自己定位成了一位关心族弟的好长辈。“俗话说得好,习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如今世家子弟良莠不齐,每日只知浪荡游乐的不在少数。九郎知道用功上进,必然能有所斩获。”
怕他俩拘谨,又补充道:“如今离铨选还有些日子,你们就安心住下,一应需要都可以找常管事。”
念着他们是远道而来,关怀勉励了几句便令其退下好生休息。族姐这份难得的亲切直把萧靖远兄妹俩看得面面相觑,虽摸不着头脑,只得先谢过不提。
这头把亲戚打发了,萧锦初就准备找常管事好好说一下接下来要办的几件事。
她封爵的旨意已经下了,对外的名刺,谢恩的上表,自然有长史和司马去做。萧锦初好歹做了这些年的将军,僚属们也是熟惯的,她也不需多操心。
仪仗、服饰、车马,包括父祖的追封,这些虽然都有朝廷来办,但府里也不能闲了。所有一应赏赐需要记档,包括衣服的尺寸,三代姓名等等都要报上去。这些是内务,就需仰赖管家了。
巧的是常管事也算是新官上任,正憋足了劲想在主人面前显显能耐。故萧锦初还没张口,他已经列了个条呈,洋洋洒洒把待办的细务都列了一遍。
萧锦初粗略扫了两眼,不禁有些感慨:师兄实在是考虑周详,晓得她不通庶务,就给她派了个办事精细的管事来。
当下拍板:“很好,既然你已经有了数,就放手去做。我已经应了同僚,过几天要摆酒宴请,你一并准备了吧!”
常管事得了信重,也是摩拳擦掌,誓要把侯府这桩首要差事办得漂漂亮亮。
作者有话要说: 本书背景为架空,不过主要以南北朝时期为蓝本。所以,同志们,你们以后这里头说的喝茶就是拿茶叶泡一泡?太天真了!
哪怕是唐朝陆羽提倡的清饮派,都至少都是要加盐的。其他配料就更多了,生姜、桂皮、葱、酪(牛奶、羊奶)、大枣……难怪那时候有个叫法,管茶叫“茗粥”,我估计喝起来应该和现在的酥油茶口感相似。
小课堂结束,希望大家看得开心y(^_^)y
第8章 侯府夜宴
要说萧锦初打算得不错,常管事也是个能干人,但因着第二日散朝后尚书令大人来了一趟,这些准备就全作废了。
安尚书不仅解决了萧锦初纠结的要不要去太尉府参加吊唁这个难题,顺便还带了皇上的口谕过来。
因为怕她新开府邸人不凑手,又没什么经验。萧侯这个庆祝封爵的宴席,她师兄帮她包了。就定在三日后,酒席由司膳局派人来指点,歌舞乐伎由司乐局提供,乃至侍宴的从人婢女,都从宫里借调。
这一道晴空霹雳,让常管事一边痛哭流涕感念天恩浩荡,一边暗暗咬着衣角深恨自个无用武之地。
随着各路司官走马上任,萧锦初只觉眨眼的功夫,自个的将军府,如今该称作新平侯府,就变得极其热闹起来。
府邸本就是新的,地方十分敞阔。之前曾是公爵府,因罪坏了事自然就收归了朝廷。因皇帝偏心,又特意里外翻修过,连着花木都换了,端的是气象一新。
朝野中虽有许多人极其瞧不上萧锦初这个武妇,但禁不住识时务的更多。且看她如今掌着京卫,那就是实打实的权柄。更何况,认真算起来她是出身世家,这就与那些个莽夫要有所区别。因此来赴宴的除了各路将军,也有不少士族重臣给了面子。
一时间,真可谓是筵开十里,高朋满座。
虽然有皇帝的旨意,帮着把席面、仆从、花卉、舞乐……都给解决了,但常管事仍是忙了个脚不沾地。
一来道贺的客人之间不全是一片和睦的,谁与谁是姻亲故旧,谁与谁有宿怨旧恨,还有虽是姻亲亦有矛盾的……座次安排简直是一门大学问,对京城二十年内八卦没有研究的都难以胜任。
二来宾客男女有别,这就要分开设席,也要分别派人接待。难的是他家侯爷虽是女子,却得以应酬外面那摊为主,招待女眷的任务就这样落到了初来乍到的萧静宜头上。
萧静宜初听得这个消息简直要哭出来,怎么都点不下这个头。她哥哥也很忐忑,抓着常管事就诉苦:“她一个未出阁的小娘子,怎么好给阿姊的后宅做主,委实不妥。”
“九郎,并非小的强人所难,此乃侯爷亲自点的将。若是十四娘子不愿,也只得去与侯爷说话。”常管事正忙得不见天日,只客客气气地留了这么句话。
这回,萧静宜是真哭了。原以为随着哥哥上京,不过是照顾衣食而已,没想到竟遇上了这样见世面的机会。倒是萧靖远又领教了一番族姐如今的声势,心里别有计较,当即安慰道:“你且别急,以我之见,这回侯府宴客对妹妹来说,当是个天大的机缘。”
“阿兄此话怎讲?”萧静宜终归也是世家大族出身,心里虽惶恐,此时也只得抹了眼泪听一听哥哥的看法。
“我此次来固然是为了在京中求取一个前程,难道阿宜就不是吗?”听阿兄一语道破了天机,萧静宜不由露出几丝羞怯。
萧靖远继续说:“咱们家在江州固然是郡望,到哪里都有人捧着。然而京中豪族何其多也,我如今尚不是官身,要想为你觅个好归宿谈何容易。此次阿姊封候,来贺的俱是朝中大臣,岂不是你的机缘到了。”
“阿兄是说……”
“自来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然小娘子都养在深闺,是贤是愚也不过是落在名声二字。只要阿宜拿出世家女的风范,好生款待那些夫人们。不说阿姊要谢你为她分忧,一旦传个好名声出去,要找个佳婿自然事半功倍。”
这说法确是有道理的,萧静宜也是个果断女子,否则家中那么些女郎,不会独独挑中她来京了。
咬咬牙硬接下这个差事后,回头就找常管事要了个客人的名册,开始苦记各位女眷的姓氏背景。幸好在家时也学过谱系,此时融会贯通一番也不算太艰难,倒惹得萧锦初赞了句没看错人。
赞完了,她让常管事开库房取了十匹帛以资鼓励,随后就不见人了。可怜的族妹依旧漏夜攻读,唯恐出头不成反丢了萧家的脸,真应了那句能者劳而智者忧,闲人无所求。
虽说萧锦初身为征东将军要上朝点卯,下场练兵。但待到宴请那日,她可就摆不起威风了,华灯初上就被架在了大堂前。
皇上派来的司服局女官眼光自然是不俗的,缃色广袖大裳配缥色下裙,一头青丝用玉冠束起,显得肤色白皙又不流于轻浮,颇得了些惊艳的目光。萧锦初倒没怎么察觉,实在是里里外外一通应酬,套话说得多了,脸皮笑得都有些僵。
衣香鬓影,觥筹交错,眼前这一幕就算按着最严苛的标准,也不能算她招待不周。可这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偏让萧锦初有些提心吊胆。
思来想去,她只得归结于近些日子与宴会犯冲的缘故。上一回华林园的案子还没破,傅五的丧礼倒已经办完了。虽然宫中赐了典仪,但终归傅太尉健在,不宜大操大办。
蒋澄接了个烫手山芋也依旧在忙,乃至于今天这种日子都没来凑个热闹,让萧锦初颇有点不适应。
好不容易到宴席过半,除宁远将军与奉车都尉拼酒,喝大了让家人提前接去,再没出什么乱子。内院的夫人们对萧静宜评价也是颇高,这位侯府新来的小娘子长得很清秀,进退得宜,行止有度,不愧世家出身。特别是有那么一位彪悍的族姐做比,真是佳妇人选。
萧锦初正要把提了一半的心给放下,一转眼就瞧见常管事朝着自己急急行来。得,这心还是放早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短小了些,下章继续努力哈!
第9章 神医妙手
“怎么啦?”常管事虽然是仆佣,但到底是伺候过天家的,平时也讲究个宠辱不惊。眼下神色却分明有些着忙,是以萧锦初直觉就是不好。
果然是出了问题,只是没出在府内,倒是出在了府外。“瓦官寺传来消息,老管家得了急病。”
这一下萧锦初也皱起了眉头,老管家从祖父年轻时开始侍奉,一路历经战乱离别。好不容易她有了出息,七十多高龄仍不肯待在府里享福,非要去瓦官寺住着替老郎主消业。人到七十古来稀,虽然前几日见着还好,可这把年纪说急病,那多半是阎罗殿来索人了。
“替我备马,我去一趟。”
“可这宴席未完……”常管事就有些犹豫,府里统共就这么一个正经主人,到散席时都没人能替着送客。
“老管家照顾了我一场,总得最后见一见。内院有十四娘,外头你替我给尚书令递个话,让他先帮我照应着,我快去快回。”萧锦初扫了一眼刻漏,当机立断道。
眼看快要打初更,街上行人稀少,冷风扑在脸上倒是解了一些酒意。萧锦初单人独骑从侧门出了府,径往城南瓦官寺而去。
这座寺庙自前朝而建,据说文帝曾亲临听慧力法师讲道,因此声名鹊起。老管家并未舍身出家,长住僧院多有不便,便在附近赁了间临街的房子。
萧锦初赶到时,只见那不大的门面居然聚满了人,不由心头咯噔一下,难道是她来得迟了,老管家竟已经去了?
正犹疑间,照顾老管家的小厮二狗端着个盆,费劲从人群里挤了出来,一抬眼就看见了自家主人,赶紧唤了声女郎。
信手把马拴好,萧锦初拧着眉,大步走上前去:“哪来的这么些人?”
“都是些街坊,听说神医来了,都围着看呢!又不好赶……”二狗肩上搭了块布巾,苦着一张脸禀告。
眼看刚挤出来的通路又给堵死了,赶紧拔高了嗓子:“诸位高邻,且让一让、让一让…是我家女郎来了。”
“什么神医,老管家不是一直从瓦官寺的僧医那里拿药吃,几时就成了神医了?”踏着二狗好不容易开出的路往屋里走,萧锦初眉头锁得越发紧,别是招了什么江湖骗子上门吧!